10月16日,秋風不燥、暖陽正好。峰高街道陽光社區千禧之路小區居民,心情如同天氣一樣和煦溫暖、不自覺牽動眼角帶笑。
“規范停、有電充,安全便民又舒心,這樣的好事一‘樁’真是辦到了老百姓的心坎兒上!”得知小區充電樁當天投用,居民張合祝中午下班后直接將電瓶車騎回小區。見劃定區域電動車文明“歸位”、往日“見縫插針打擁堂”場景不再,她情不自禁為街道推進充電樁“下鄉”豎指稱贊。
千禧之路小區,由3棟圍聚在一起的居民樓組成,入住居民70戶。近年來,該小區居民的電動自行車越來越多,“亂停亂放”“飛線充電”等現象屢禁不止,居民意見越來越大。
張合祝家住4樓,深知“飛線充電”有損公共環境形象、存在極大安全隱患,她一邊做好小區安全“宣傳員”,一邊爭做公共環境維護表率—堅持每天中午或傍晚下班后,把電瓶車騎回離場鎮不遠的東湖社區老家充電。對能在“家門口”安全、便捷充電,她期盼已久。
今年6月,傳來好消息—峰高街道啟動“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行動”,該小區被列入街道首批“無物業小區充電設施建設”單位。小區居民喜出望外,大家積極溝通協商、選址定點、砍樹平地,提前做好充電樁入駐準備。
10月14日,承建項目的重慶鈞晟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進場,經兩天劃線、開槽、排線、安裝、調試,小區的停車區域劃定清晰;唯一一面公用圍墻上,新添了電動自行車充電裝置和監控設備,12個不同功率的插頭兼顧兩輪、三輪、四輪電動車充電。
工作人員安裝充電裝置
值得一提的是,充電裝置前端和充電底座終端,施工方分別加裝了漏電保護器、斷路器和防雨防塵罩,避免電動車因發熱、短路等引發安全事故,保障居民安全。
“同樣是在小區充電,但安裝充電樁就像給大家吃下了一顆‘定心丸’!”張合祝的好姐妹王廷素家住該小區1樓,對樓上住戶多條“飛線”落于客廳、臥室窗外同時充電,她與家人苦不堪言,時常擔憂電力隱患引發安全事故。如今充電樁投用,小區飛線整治徹底、車輛規范停充,困擾一家人多年的問題終于得到圓滿解決。
峰高街道負責人介紹,他們將“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作為“民生改善十大工程”的重點任務,今年,該街道計劃安裝便民充電樁135個,以有效預防、減少電動車安全事故,并同步推進電動車“全鏈條”安全監管,建立長效機制標本兼治,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融媒體中心記者 蔣坤紅 通訊員 胡露月)
主辦:榮昌區融媒體中心 投稿郵箱:903338624@QQ.com
版權所有:榮昌區融媒體中心(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地址:重慶市榮昌區海棠大道80號 郵編:402460 技術支持:華龍網 經營許可證編號:渝B2-20030050
渝ICP備2020011814號-1 舉報電話:61471263 舉報郵箱:1647737032@qq.com
榮昌區網絡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61471261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0120210015
渝公網安備 50022602000312號
電話:85267948 郵箱:qrmtzx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