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南岸區下浩里,吊腳樓建筑群獨具山城特色。
近日,南岸區下浩里成功入選中商數據攜手多家權威研究機構聯合發布的《中國城市商業更新標桿》排行榜,是重慶唯一入選該榜單的優秀項目。該榜單通過深入挖掘和全面評估全國各地城市更新項目在城市功能再造,社會關系重塑,經濟價值重構上所做出的貢獻,嚴謹篩選出10個優秀項目上榜。記者 齊嵐森 攝/視覺重慶
▲4月24日,大渡口區躍進村街道大堰三村片區,居民乘坐電梯出行。記者 劉力 攝/視覺重慶
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考察時強調,老舊小區改造是城市更新的一個重點,也是一項民生工程,既要保留歷史記憶和特色風貌,又要解決居民關切的實際問題。要總結推廣這方面的成功經驗,更好惠及廣大社區居民。
加裝電梯 幸福生活“一鍵直達”
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朱婷 實習生 李佳娛
綠樹成蔭鳥語花香、道路停車位整齊劃一、建筑外立面嶄新亮麗……建于上世紀90年代的大渡口區躍進村街道東正社區大堰三村片區,在城市更新中一步步刷新了“顏值”。對77歲的小區居民向德育而言,其最大的感受是老房子加裝了電梯,幸福生活可謂“一鍵直達”。
老樓加裝電梯,是城市更新的重點也是難點。大堰三村片區是如何在部門、社區、居民的共同努力下實現幸福生活“一鍵直達”的?4月25日,當地居民和記者聊起了加裝電梯那些事。
第一步就“卡殼”
大堰三村片區居民多為原重鋼集團職工,60歲以上老年人占比大。
兩年前,小區2棟二單元8樓住戶王正秀聽說可以加裝電梯,眼里透出光:“政策好,加裝電梯有補貼,為什么不安?我來牽頭!”然而,王正秀以為很順利的事,第一步簽字就“卡殼”——有業主不同意。
根據《民法典》,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屬設施,應當由專有部分面積占比2/3以上的業主且人數占比2/3以上的業主參與表決。同時,應當經參與表決專有部分面積3/4以上的業主且參與表決人數3/4以上的業主同意。
王正秀上門給不同意的業主做思想工作,發現不同樓層業主利益點不一樣,意見分歧較大。如何讓各方利益最大化?這成為擺在她面前的頭等難題。
2棟一單元是小區最先加裝電梯的樓棟,業主代表向德育負責牽頭,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向德育積累了不少實踐經驗,也因此成為社區里的“電梯專家”。王正秀多次上門向其“取經”。
在向德育建議下,王正秀找到各個樓層的業主代表,組成了多人電梯加裝工作小組。“一來,可以發揮大家的力量,群策群力;二來,小組人員互相監督,可以做到公開透明,更有說服力。”王正秀覺得,有了電梯加裝小組,自己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社區干部巧斷“家務事”
上門一次兩次不成,就三次四次。該電梯加裝小組的成員輪流行動,有時候,還喊上向德育現身說法。簽字同意的業主逐漸多了。
不過,仍有不少業主認為安裝電梯的費用有些貴;還有的低樓層的業主不同意安裝,理由是電梯加裝影響采光,妨礙出行;更有個別聲音飄到王正秀耳邊,“無利不起早,她(王正秀)忙前忙后張羅,肯定是拿了電梯公司好處。”
“當時壓力真的很大,很后悔接了這么一個‘燙手山芋’。”王正秀跟向德育訴苦。向德育安慰道:“我也曾被質疑,但電梯投用那一刻,都是感謝我的聲音。堅持,日久見人心,大家會懂的。”
就費用問題,王正秀向存疑的業主拍胸脯保證:全程公開,多退少補。
然而,無論怎么勸說,有低樓層業主就是不同意。王正秀只好向東正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程家群求助。
“那家的業主是一家公司,派了4個人來跟我談,最后被我說服了。”程家群說,沒有其他辦法,就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互相包容謙讓。該公司的工作人員上班需要停車,社區進行了協調,解決了停車問題,于是在加裝電梯上很快達成共識,“加裝電梯是業主自發提出申請,街道社區幫忙協調,需要社區幫助的時候,我義不容辭。”
大家投票選定電梯公司
經過努力,所有業主都簽字同意了。
選擇電梯公司時,為了打消疑慮,王正秀所在的電梯加裝小組公開了多家電梯公司的資料,讓大家投票選擇,小組成員不作推薦。王正秀說,電梯是特種設備,事關人身安全,容不得半點馬虎。最終確定的電梯公司是大家精挑細選投票選出來的。
施工時,又出了新問題。
低樓層業主不愿意電梯門對著,希望開關門能改到背后,開設雙開門。“這無疑會增加費用,其他業主肯定不同意。”王正秀進退兩難。
無奈,她又開始了新一輪協調工作。軟磨硬泡,最終達成共識,電梯后移80厘米。王正秀說:“那一刻,心里的刺,終于拔出了!”
電梯投用時,王正秀帶著丈夫、兒子第一時間來體驗。從1樓到8樓,她感慨萬千:“幸福生活‘一鍵直達’說不容易也容易!”
向德育目睹了全程:“王正秀不站出來牽頭,這事還得一直拖!電梯投用后,同樣年過七旬腿腳不便的鄰居愛出門了,還邀朋引伴到家里,熱鬧了不少,有了更多歡聚時光。”
目前,大堰三村片區已加裝4部電梯,后續加裝工作正持續推動。
城市更新新事物打探>>>
這個口袋公園配了智能健身器
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崔曜
郁郁蔥蔥的開闊草坪間,紅色的健身步道蜿蜒而過;藍色的休閑健身區,智能背部訓練器、智能劃船器、AR太極屏等健身器材分布其間。4月25日,記者在今年2月投用的兩江新區禮悅游園看到,這座口袋公園配上了智能健身器,吸引了不少社區居民前來“打卡”。
“公園步道很平坦,沒有臺階,走起來很舒服。”華僑城天際灣小區居民劉朝文正準備使用智能漫步機,“無論是做有氧運動還是力量訓練,這里都有合適的器材,每天堅持鍛煉身體好。”
“1、2、3……”一旁,有市民正在體驗嶄新的智能劃船器,每完成一次劃船動作,電子屏幕上的次數同步增加,運動消耗熱量、運動頻率等數據一目了然。記者打開智能劃船器,手機掃描二維碼還可以查看訓練器的指導視頻,查閱健身知識、運動數據等信息。
AR太極屏前,老年人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打八段錦。屏幕上太極名家的示范與老年人的動作同步顯示。隨著動作幅度的變化,左上角的打分數據實時更新,老年人可一邊跟著視頻學習,一邊糾正自己的動作。
“為了讓市民暢享健康生活,園內不僅設置了智能健身設施,還有許多智慧便民設施。比如智慧座椅,手機往椅子上一放,就可直接充電。”兩江新區市政管護中心相關負責人說。
正碼頭廣場變身社區會客廳
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楊鈮紫
“我們空閑時都愛到社區藝術館周圍轉轉,小朋友可以結伴在免費的游樂設施里玩耍,家里的老年人則沿著濱江路吹吹江風。”家住北碚區朝陽街道天津路社區的江杰說,他和妻子都是80后,最愛去正碼頭廣場社區藝術館玩耍。尤其是這周六,母親特別讓他提醒住在區外的弟弟帶上小孩回來參加風箏節,就像小時候那樣在江邊放風箏,幸福指數拉滿了。
位于北碚的正碼頭廣場橫跨了天津路、盧溝橋、河嘉村三個社區。從2020年起,朝陽街道以藝術為主軸,將正碼頭廣場打造為社區會客廳,在廣場上修建了街心花園、兒童樂園、體育場,并在廣場中央建立了一棟全透明玻璃房,命名為“朝陽社區藝術館”,這也是西南地區首家社區藝術館。
記者看到,館內有朝陽飯店菜譜、渡船票、米票、電影票、結婚證、借書證、高考證等北碚各個年代的圖像,還有自行車、桌椅板凳、縫紉機、老式梳妝鏡等各類生活物件用品,以及上世紀70年代宣傳畫、上世紀80年代連環畫、上世紀90年代風靡全國的老式磁帶……猶如一個小型的老重慶博物館,還原了一幅幅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居民生活的場景。
朝陽街道天津路社區黨委書記陳琳介紹,除了硬件設施的更新換代,社區還持續舉辦風箏節、全民健身運動會等群眾活動,不但豐富了居民文化娛樂生活,增進社區凝聚力,還吸引人流提升街區活力,“我們希望通過整合街道、社區空間資源,以文化傳承優化街區形態,以傳統活動提升社區氣質,彰顯社區歷史文化和生活美學。”
“李代表聊天室”延伸到社區小區
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楊鈮紫
“李代表,我們認為物業制訂的方案不合理,比如他們找的施工單位是否正規,是不是存在亂報價等問題?”4月25日上午,江北區石馬河街道“李代表聊天室”舉行了一場現場會,石馬河街道瑜康社區小天鵝小區業主代表,以及街道、社區、物業等相關人員坐下來,商議一件困擾了大家3年的事。
原來,小天鵝小區7棟頂樓一直漏水,小區公共區域的維修費用應由大修基金來解決,使用大修基金則需物業公司牽頭。因此,居民們多次向物業反映。隨后,物業公司制訂方案并進行公示,但業主始終認為方案不合理,沒有同意。
本是一件小事,卻拉扯了3年。上周,小天鵝小區3位居民來到“李代表聊天室”找到負責人李武經,希望其幫忙協調解決此事。李武經多次到小區了解情況后,于4月25日邀請各方開現場會,商討解決辦法。
“各位居民,請你們放心,物業施工至少要找3家施工單位進行招投標,業主有相關資源的也可以參加,在報價方面,如果沒有異議就立馬實施,有異議的話可以找第三方公司來評估,而且評估費由政府出。”現場會上,李武經說,物業公司先公示方案,進行公開招投標,街道、社區和業主代表共同監督這個過程,肯定是公開透明的。
在李武經的調解下,雙方終于達成共識。
2022年,石馬河街道設立“李代表聊天室”,邀請江北區人大代表李武經任聊天室負責人,通過聊天解壓、交朋友開展群眾工作。今年69歲的李武經為人真誠隨和,善于傾聽溝通,退休后經常與社區居民拉家常,群眾認可度較高,大家也愿意和他講心里話。
在聊天室內,李代表和來訪群眾聊天交心、擺龍門陣,在及時掌握社情民意的同時,許多小問題、小矛盾、小情緒、小訴求、小梗阻得到了有效化解。如今,“李代表聊天室”已經延伸到社區、小區的聊天亭(長廊),目前已壯大為擁有140多名骨干人員的人民調解陣地,也是網格員了解社情民意和開展群眾工作的主要陣地。今年以來,“李代表聊天室”直接調解的矛盾60余件,真正實現“事要解決、人要服氣”。
主辦:榮昌區融媒體中心 投稿郵箱:903338624@QQ.com
版權所有:榮昌區融媒體中心(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地址:重慶市榮昌區海棠大道80號 郵編:402460 技術支持:華龍網 經營許可證編號:渝B2-20030050
渝ICP備2020011814號-1 舉報電話:61471263 舉報郵箱:1647737032@qq.com
榮昌區網絡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61471261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0120210015
渝公網安備 50022602000312號
電話:85267948 郵箱:qrmtzx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