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力量與城市發展,總在相互賦能中走向深融。
3月18日,我市召開培育弘揚“重慶城市精神”主題活動工作動員會,正式啟動廣泛征集、集中提煉“重慶城市精神”相關工作。這是一場外樹形象、內聚人心的動員會,奏響了重慶精神立德、人文立城的最強音。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民族需要有民族精神,一個城市同樣需要有城市精神。城市精神彰顯著一個城市的特色風貌。”
山城重慶,山環水繞、江峽相擁,人文薈萃、底蘊厚重,由此孕育出的城市精神,激勵并指引著一代又一代巴渝兒女奮勇爭先、一路向前。
城市精神,孕育于一方水土,承載著一方文化。當前,我們為什么需要征集提煉城市精神?重慶城市精神究竟是什么樣子?在新時代背景下,重慶城市精神又該如何表述呢?
▲2022年8月25日,與縉云山山火的決戰正式打響。前后方眾志成城,匯聚起磅礴又溫暖的力量。記者 龍帆 攝/視覺重慶
有人說,經濟的不斷發展,可以使城市變得強大;城市精神的塑造,則必將使城市變得偉大。
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自然環境、歷史文化、城市品格、市民素養的綜合體現,體現著城市的底蘊和追求。它可以以觀念形態、心理狀態等形式存在于城市居民的大腦中,同時也表現為市民的行為方式、行為規范,有助于城市從強大邁向偉大。
當然,這不是今天我們征集提煉城市精神的全部原因。畢竟,城市精神的重要價值與意義,需要從更多的維度進行理解和把握。
從城市發展看,城市精神是提升城市軟實力的現實之需。城市精神是城市發展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是城市軟實力的內核所在,已成為一座城市綜合實力的重要標識。
據梳理,全國不少城市都已提煉發布了城市精神表述語。如北京的“愛國、創新、包容、厚德”,上海的“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等。這些城市精神的表述語有效提升了城市辨識度、軟實力和影響力。
從城市品牌看,城市精神是打造城市IP的題中之義。世界之大,歷史之久,城市之多,但真正令人難以忘懷的,往往是具有獨特精神的城市。
比如,時尚與浪漫的巴黎,古典與平和的米蘭,創意與創新的倫敦,繁華與多元的紐約等等,都有各自獨特的城市精神。要進擊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必須有自己鮮明的精神氣質和獨特的精神內涵,打造具有廣泛認可度和顯著辨識度的城市IP。
從城市進階看,城市精神是連接城市昨天、今天和明天的紐帶。時移世易,城市精神在實踐過程中不斷豐富發展,需要與時俱進進行總結提煉,為各方打開了解城市的窗口。
一座城市從過去走到現在,其進階歷程可以濃縮到城市精神上來;而城市從現在走向未來,必然要依靠城市精神提供指引和智慧力量。
▲奉節是一座名副其實的“中華詩城”,見證了厚重的三峽文化。記者 謝智強 攝/視覺重慶
不同時代沉淀出了不同的城市精神。那么,山城重慶的城市精神,究竟是什么樣子?
從歷史深處尋找文化源頭。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獨具一格的地域特色,是萃取、提煉城市精神不可或缺的一環。
重慶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擁有源遠流長的巴渝文化、享譽世界的三峽文化、可歌可泣的抗戰文化、彪炳史冊的革命文化、獨具特色的統戰文化、感天動地的移民文化等,特別是作為紅巖精神的發源地,為挖掘提煉城市精神提供了“源頭活水”。
在發展實踐中雕琢城市品格。城市精神植根于城市的歷史,體現于城市的現實,引領著城市的未來發展,在長期的發展實踐中不斷雕琢、完善。
要為“重慶城市精神”畫好像,就要深入了解重慶一脈相承的發展史、奮斗史,明確新重慶應以什么樣的精神狀態來引領新一輪發展,以什么樣的價值取向來凝聚各方力量,以什么樣的形象展現于全國、展現于世界。
為以文化人增添生動注腳。城市精神,說到底是人的精神。正如著名學者貝淡寧和艾維納在《城市的精神》中所言:“如果人們認同他們的城市,那他們就有可能產生社會責任感,更有可能關心和文明禮待其他市民。”
重慶城市精神的形成,有客觀的自然因素,但最為關鍵的還是人的主觀努力。
它是由千千萬萬的人創造和展現出來的,其落腳點自然要放在提高市民的精神文明素養上來,為以文化人增添更多的生動注腳,助推新時代文化強市建設。
▲紅巖精神是最具辨識度的重慶人文精神標識。記者 齊嵐森 攝/視覺重慶
向世界講好新重慶故事,這是時代所需,市民所盼,歷史所承。那么,在新時代背景下,重慶又該如何表述好城市精神?
問計全球,城市精神大征集。廣泛征集“重慶城市精神”的過程,也是問計全球、汲取智慧的過程。
當然,城市精神表述語并不是什么都裝的“筐”,而是要有一定的取舍,符合相關規范與要求——蘊含傳統文化、富有時代氣息、彰顯地域特色、引領發展潮流、語言通俗好記。這是具體的創作思路,也是重要的價值取向。
各抒己見,城市精神大討論。俗話說:“理越辯越明,道越論越清。”重慶城市精神的深刻內涵,要在全球大征集的基礎上進行大討論,讓各個群體都發聲,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充分表達各自對城市精神的認識,并結合實際建言獻策。在此基礎上,還需專家們提出意見并完成最后的凝練。
可以預見,城市精神的大討論,能夠碰撞思想火花、凝聚廣泛共識,進一步強化市民作為城市“主人翁”的認同感、融入感和歸屬感。
知行合一,城市精神大實踐。一座城市的精神,并不是憑空出現的,而是在城市的發展實踐中逐步累積形成的。它流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寫在每個人的臉上。
提煉城市精神不是要概括出一個容易記憶的口號,喊喊而已,而是重在建設、重在踐行。要注重知行合一、真抓實干,切實把重慶城市精神轉化為每個市民精神成長的豐厚滋養,轉化為推進新重慶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合力,并且促使每個人都自覺地用行動點亮城市精神之光。
眾人拾柴火焰高。培育弘揚“重慶城市精神”,需要你我他的共同關注,同時更期待大家為其獻一計!
主辦:榮昌區融媒體中心 投稿郵箱:903338624@QQ.com
版權所有:榮昌區融媒體中心(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地址:重慶市榮昌區海棠大道80號 郵編:402460 技術支持:華龍網 經營許可證編號:渝B2-20030050
渝ICP備2020011814號-1 舉報電話:61471263 舉報郵箱:1647737032@qq.com
榮昌區網絡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61471261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0120210015
渝公網安備 50022602000312號
電話:85267948 郵箱:qrmtzx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