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有部署,重慶見行動。
3月5日上午,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強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對去年的工作進行了回顧,對今年的工作作出了部署,闡明了施政方略,回應了各方關切。
不難發現,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信息量大、含金量高,為經濟社會發展帶來重大利好,讓人充滿信心。其中,政府工作報告多處涉及重慶——“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加強國家戰略腹地建設”……對新重慶發展寄予厚望。
3月5日下午,重慶代表團舉行開放團組會議。代表們在回答中外媒體記者提問時,頻頻提到國家頂層設計部署下的“重慶機遇”,引發廣泛關注。
機遇不會從天而降,而且往往稍縱即逝。我們不僅要讀懂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重慶使命機遇,更要提高把握機遇、轉化機遇的能力,以重慶一域之光為全國發展大局增光添彩。
▲3月5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記者 丁海濤 攝/新華社
報告提出:“要深入實施新型城鎮化戰略行動……注重以城市群、都市圈為依托,促進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自2020年至今,“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已連續五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其受重視程度可見一斑。這是重慶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加快自身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
數據顯示,2023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GDP邁上8萬億元新臺階,占全國的比重為6。5%,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作為全國經濟增長“第四極”的支撐作用日益凸顯,正在成為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
重慶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的極核城市,在唱好“雙城記”、打造增長極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只有建設好雙城經濟圈,重慶對國家全局發展的貢獻才能得到充分體現。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重慶繼續以“新春第一會”部署推進雙城經濟圈建設,持續發出舉全市之力推動“一號工程”的強烈信號。這是重慶服務國家發展戰略的當務之急、重中之重。
重慶提出,今年要加快打造雙城經濟圈建設“一號工程”升級版,力爭取得重大標志性成果。而此前發布的《共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2024年重大項目清單》,涉及項目300個,總投資約3。6萬億元,項目數量和總投資額較2023年均有所提高,助推雙城經濟圈建設全面提速、整體成勢的意圖明顯。
接下來,隨著國家一系列政策利好的釋放,重慶強化雙核聯動聯建、促進成渝中部地區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加快構建“一體兩核多點”新格局等措施的落實落地,推動雙城經濟圈建設將獲得更強勁的發展動能。
▲一列成渝高鐵列車飛速駛過重慶中心城區。記者 龍帆 萬難 齊嵐森 攝/視覺重慶
報告提出,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互利共贏,“抓好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八項行動的落實落地……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
這是重慶的使命所系,也是機遇所在。作為我國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有力抓手,西部陸海新通道北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南連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協同銜接長江經濟帶,在區域協調發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在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上,重慶有基礎、有優勢、有抓手。近年來,重慶充分發揮作為新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的牽頭抓總作用,一體打造大通道、大樞紐、大口岸、大物流、大平臺,逐步形成西部所有省區市、海南省、廣東省湛江市、湖南省懷化市聯動的“13+2”共建機制,覆蓋120個國家和地區的490個港口,通道功能效應越來越強、發展態勢越來越好,助力西部地區從開放“末梢”變為開放前沿。
2023年,重慶經西部陸海新通道三種主要運輸組織方式(鐵海聯運、國際鐵路聯運、跨境公路運輸)共運輸18萬標箱,同比增長21%,貨值280億元,同比增長16%,運量、貨值約占通道沿線省區市總量近3成,帶頭開放、帶動開放態勢漸顯。
前不久召開的重慶市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領導小組會議,明確了重慶扎實推動通道建設提質躍升的新路徑:堅持全方位、全市域、各領域融入,實施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五年行動方案,著力推動通道設施、物流效率、通道經濟、數字賦能、制度開放、合作機制全面升級,持續釋放“通道+經貿+產業”聯動效應。
可以預見,得天時、地利與人和的西部陸海新通道,將在助力重慶內陸開放高地建設的同時,進一步釋放其發展潛力。
▲一列滿載重質純堿、汽油機等貨物的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從位于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的重慶團結村中心站駛出。記者 黃偉 攝/新華社
政府工作報告在部署安排今年十大工作任務中,排在首位的是“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凸顯中國對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視和迫切感。
2023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發展新質生產力”,中央政治局今年首次集體學習時亦聚焦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對現代化新重慶建設至關重要。特別是,重慶具有超大規模城市、工業基礎良好、綜合交通樞紐、巨大發展空間、宜居宜業、生態環境、城鄉融合發展等方面優勢。
那么,重慶應該怎樣對接和抓住這次機會?
比如,在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上,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實施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培育壯大先進制造業集群”。
制造業是重慶的立市之本、強市之基。今年重慶制造業發展的“重頭戲”,就是通過實施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一體推進穩鏈強鏈、基礎再造、能級躍升、提質增效,提速建設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中心。
又如,在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上,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加快前沿新興氫能、新材料、創新藥等產業發展……開辟量子技術、生命科學等新賽道”。
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根據本地的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科研條件等,有選擇地推動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積極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重慶將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通過實施未來產業和高成長性產業發展行動,制定出臺未來產業、工業母機、無人機,以及通航裝備、氫能等專項行動方案,細化明確全市新質生產力培育方向。
著力構建“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改造升級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布局建設未來產業,重慶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正當其勢,大有可為。
▲西南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工人在生產線上忙碌。記者 鄭宇 攝/視覺重慶
報告提出,要提高區域協調發展水平,“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等戰略,提升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能力……持續推進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加強國家戰略腹地建設”。
重慶是西部大開發的重要戰略支點,處在“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聯結點上,在國家區域發展和對外開放格局中具有獨特而重要的作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又明確提出,要加強國家戰略腹地建設,賦予了重慶更加重要的任務和使命。
重慶承擔國家戰略使命,要在建設新時代國家戰略腹地核心承載區上實現新突破,正是努力在推進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中發揮支撐作用、在推進共建“一帶一路”中發揮帶動作用、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范作用的體現。
如何實現新突破?
比如,要盯住關系國家安全的科技、產業、能源等領域和重大基礎設施,爭取國家戰略腹地建設重大任務落地落實,加快建設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園區,以推動央地合作重大項目為契機,力爭央企研發總部、區域總部在渝落地;強化戰略性物資儲備基地功能,打造國家天然氣(頁巖氣)千億立方米產能基地;推動戰略性基礎設施布局,爭取三峽樞紐水運新通道,建成川渝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
顯然,隨著重慶作為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樞紐的成色越來越足,加強國家戰略腹地建設將在巴渝大地書寫更多的“生動注腳”。
▲2023年11月30日,隨著中跨合龍段施工完成,由中交一公局集團承建的渝武高速公路復線草街嘉陵江特大橋實現合龍。記者 萬難 攝/視覺重慶
全面深化改革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動力,是穩大局、應變局、開新局的重要抓手。
李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從根本上說,推動高質量發展要靠改革”“堅定不移深化改革,增強發展內生動力。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攻堅……深入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
日前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明確,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又一個重要年份,主要任務是謀劃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當前,重慶堅持把改革作為現代化建設的關鍵變量,以數字重慶建設引領全面深化改革。
對重慶而言,今年是現代化新重慶建設從全面部署到縱深推進的重要之年,是改革攻堅突破的奮斗之年。
一個務實的行動是,今年元旦假期后上班第一天,重慶召開“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動員部署會,吹響了改革攻堅“沖鋒號”。
實際上,“改革突破”是重慶重要的工作導向之一。重慶明確要下決心闖深水區、啃硬骨頭,以深化改革增動力、添活力、防風險、促發展。
比如,要強化多跨協同、系統集成,統籌推進重點領域改革,明確管黨治黨、經濟發展、社會民生、民主與法制、文化建設和平安法治6條改革賽道,全力打造具有重慶辨識度、全國影響力的改革標志性成果。
此外,“加快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發展新型儲能”“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等舉措,同樣蘊含著重大機遇,也是重慶需要著重發力的領域與方向。
使命重在擔當,奮斗創造未來。相信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工作部署將為重慶未來的發展劃出新路徑、增添新動能,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努力跑出經濟發展新速度、積累重慶整體躍升加速度,為中國式現代化譜寫更加壯美的重慶篇章!
主辦:榮昌區融媒體中心 投稿郵箱:903338624@QQ.com
版權所有:榮昌區融媒體中心(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地址:重慶市榮昌區海棠大道80號 郵編:402460 技術支持:華龍網 經營許可證編號:渝B2-20030050
渝ICP備2020011814號-1 舉報電話:61471263 舉報郵箱:1647737032@qq.com
榮昌區網絡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61471261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0120210015
渝公網安備 50022602000312號
電話:85267948 郵箱:qrmtzx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