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景鎮干部在“民情茶室”聽取群眾意見。資料圖片
統景鎮江口漁村風景。資料圖片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中國式現代化·走進鄉村看振興】
“管護跟不上,那一定會影響收成。”“村里不是有兩個黨員承包了果樹嗎?他們管理得還不錯,我還是贊成把果樹承包出去。”村民葉澤寬話音剛落,隊長盛朝蘭就接過話頭說:“對頭,趁馬上過年,他們都要回來,我們帶他們多看看,想法吸引他們回鄉創業。”
1月25日下午,空中飄著微微細雨,天氣十分寒冷,在重慶市渝北區統景鎮江口村的“民情茶室”里,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討論得熱火朝天。原來是江口村黨總支書記陳旭邀請隊長、黨員和群眾代表在這里喝茶,請大家就村經果林該如何管理建言獻策。
“村里大部分果樹開始掛果,村集體經濟管理人員技術有限,不能完全做到精細化管理,我們今天把大家請來,就是想請大家提好建議、想好辦法……”陳旭說。
經討論,把村里果園大面積承包出去的共識充分形成,大家對管護問題也不太擔憂了。
“民情茶室話民情,民心服務暖民心。”江口村的“民情茶室”是干部群眾樂意坐下來喝茶的地方,墻上掛著的這副對聯,也見證了一杯杯熱茶溫暖著民心、化解著民憂。
可這個茶室的形成并不容易。陳旭說,2019年,渝北區大力推行土地“宜機化”整治,要率先在統景鎮江口村、長堰村和遠景村進行試點。當初,不少村民對打破邊界等問題并不理解,產生了嚴重的抵觸情緒,工作一度陷入僵局。為了打破這種局面,鎮干部到各村民家走訪,發現大家意見不一,為了更好地集中收集意見,就在村民王益瓊家的院壩里擺起了壩壩茶,由包片領導、駐村干部、村干部組成民意小分隊輪流聽取村民意見。
開始時,村民們的抱怨很多,都不愿意過去喝茶。個別村民試探著坐下來向干部提意見,看到干部都很耐心,慢慢地,村民們來喝茶就多了起來,態度也逐漸轉變,從牢騷滿腹到對干部信任,還和干部們拉起了家常。不久,村民們遇到的問題在一杯杯熱茶中得到了化解,大家也養成了一種走進“民情茶室”溝通問題的習慣。
村民李沿海家屋后的一段道路是個陡坡,十分狹窄,長期以來,家人出行很不方便。李沿海到“民情茶室”提出要修一條人行便道。經過實地勘測,村里認為修建這條入戶人行便道切實可行。很快,他們通過“一事一議”方式,將這個項目報到鎮上。項目獲批后,僅過半個月,李沿海家門前的入戶人行便道就修好了。“有了這條出行便道,我們出行就更加方便了。”走在新路上,李沿海一家人特別開心。
一段時間后,村里對“民情茶室”制定了一項工作制度:每月5日、15日和25日,村民都可以來到這里,喝一杯清茶,說自己的煩心事。茶室的工作人員則按照“民情訴求”“政策宣傳”“民風變化”“幫扶調解”“群眾智慧”5本臺賬,將收集到的村情民意都記錄下來,分類整理,并上報解決。
以往,村民反映問題時,多從自身角度考慮,各有各的理,村干部解決起來也為難。“民情茶室”開展議事協商活動后,能讓大家坐下來共同商量,經過討論后形成各方都認可的方案,問題往往會得到更有效解決。
“我們能不能有點自留地,種點蔬菜之類的?”自從村里的大片果園形成后,村民們耕作的“個性化”需求就成了難題。村民蔣廷芳走進“民情茶室”,向村鎮干部拋出自己的問題。
經過一番討論和調研,大家最終找到了一個解決方案:在不傷害果樹的前提下,村民們可以在自家房前屋后零散的土地上種植蔬菜等,用來滿足多樣的需求。
播放“壩壩電影”、組織村民跳“壩壩舞”、共同唱“壩壩歌”、端午包粽子比賽、中秋國慶歌唱大賽、重陽節茶話會……如今的“民情茶室”除了成為村鎮干部接訪、村民議事的前沿陣地外,功能已經在不斷拓展,還成了干群之間、村民之間連接感情、豐富精神生活的文化樂園。
平時,不管有事沒事,村民吳龍珍就喜歡到村里的“民情茶室”去坐一坐。在那里,他可以和鄉親們聊天,還要參加不同形式的活動。“之前,通過茶室解決了許多實際問題、化解了許多矛盾糾紛,現在,大家矛盾少了,農閑時,大家就聚在壩子里,一起包餃子、看電影,我們喜歡到那里去聊聊天,放松放松心情。”吳龍珍說。
如今,全鎮推行后,已經在各村共開設了22個“民情茶室”,累計調解矛盾糾紛786起、解決實際問題632個、化解農村積案101起、收集意見建議582條、開展政策宣講和法律咨詢等交流活動762場次。以“民情茶室”為突破口,江口村還創新探索村級議事協商“一個載體”,把好議題選取關、主體選取關“兩個關口”,聚焦民事民議、民事民理、民事民解“三個目標”,堅持自治強基、法治保障、德治教化、智治支撐“四治融合”,建立健全“提議、商議、決議、辦理、評價”五步議事法等“12345”議事協商工作機制,不斷完善多元化矛盾糾紛預警及化解機制,不斷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新格局,切實把群眾身邊的問題化解在田間地頭。
(本報記者 李 宏 張國圣)
主辦:榮昌區融媒體中心 投稿郵箱:903338624@QQ.com
版權所有:榮昌區融媒體中心(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地址:重慶市榮昌區海棠大道80號 郵編:402460 技術支持:華龍網 經營許可證編號:渝B2-20030050
渝ICP備2020011814號-1 舉報電話:61471263 舉報郵箱:1647737032@qq.com
榮昌區網絡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61471261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0120210015
渝公網安備 50022602000312號
電話:85267948 郵箱:qrmtzx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