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虧公益性崗位兜底保障,我才能穩定就業,減輕家庭負擔,安心備考追逐夢想!”古昌鎮村民呂鳳文于去年6月畢業于重慶對外經貿學院。談及公益性崗位對自己的兜底幫扶,他一臉感激。
公益性崗位指政府及有關部門開發并經人力社保部門認定,用于過渡性安置就業困難人員的崗位。呂鳳文被安排在公益性崗位上過渡安置,還得從他的身體情況說起。
呂鳳文是肢體重殘2級,但他勤奮好學、勤煉身體,大學本科畢業即在區殘聯的幫助下走進榮昌高新區就業。不曾想因企業發展調整,呂鳳文失去了工作,遂主動到區人力社保局尋求就業機會。
獲悉他的特殊情況后,區人力社保局工作人員立即與其戶籍地——古昌鎮社保所聯系,經多次綜合協調,決定由古昌鎮針對性開發公益性崗位1個,對呂鳳文進行就業兜底幫扶。如今,呂鳳文一邊認真工作、一邊積極備戰公務員考試,為心儀工作和美好未來努力奮斗。
如果說呂鳳文是榮昌充分用好公益“小崗位”、托起就業“大民生”的一個縮影,那么劉子秀便是公益性崗位增強困難家庭“造血”功能,為鄉村全面振興添智增力的另一個典范。
“年齡和老幼養育問題,成了我出門務工的‘絆腳石’,好在有公益性崗位的幫扶,讓我足不出村掙錢增收,還能為村里人居環境貢獻力量!”56歲的劉子秀是清流鎮龍井廟村的脫貧人員。
一方面,年齡偏大、家中3個孩子需要照料、家距離城區較遠等現實因素,讓劉子秀求職頻受梗阻;另一方面,作為脫貧戶,緊靠務農過日子的劉子秀,特別期盼擁有一份工資收入,保障家庭持續穩定增收。
收到劉子秀的就業請求后,清流鎮社保所綜合其意見及清流發展實際決定,將她安置在本村的公共環境衛生保潔崗位上,圓滿達成了劉子秀照顧家庭、兼顧農務勞作,還能就業增收的愿望。
“為充分發揮公益性崗位賦能群眾增收、助力鄉村振興的作用,去年,我區各部門鎮街聯合打好‘政策優化、崗位創新、管理升級’組合拳,竭力推動公益性崗位擴容提質,取得明顯成效。”區人力社保局負責人介紹。
優化政策方面,我區進一步優化公益性崗位對重點群眾的安置力度,將脫貧人員、應屆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分別納入非全日制公益性崗位、全日制公益性崗位安置的首選范圍。截至目前,全區共計開發公益性崗位1557個,安置脫貧人員1119人、離校畢業生354人。其中,七成以上的公益性崗位安置人員,身處鄉村振興“第一線”,助力全區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創新崗位方面,榮昌人力社保、民政、生態環境、城市管理和水利等部門結合職能職責,兼顧基層公共管理服務、鄉村振興、環境整治等剛性勞動力需求和困難人員就業需求,積極創新崗位、推進融合開發,去年共計新開發公益性崗位113個、調整崗位人員107人次,保障就業困難群眾“應幫盡幫”。
升級管理方面,詳細建立就業困難人員信息數據庫,實施“一人一檔”規范管理。去年共計開展電話抽查、實地走訪30余次,確保就業困難人員管理精細化、規范化,公益性崗位嚴格按照“退出一人、補充一人”原則及時補充安置人員上崗。
(融媒體中心記者 蔣坤紅 通訊員 趙 琴)
主辦:榮昌區融媒體中心 投稿郵箱:903338624@QQ.com
版權所有:榮昌區融媒體中心(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地址:重慶市榮昌區海棠大道80號 郵編:402460 技術支持:華龍網 經營許可證編號:渝B2-20030050
渝ICP備2020011814號-1 舉報電話:61471263 舉報郵箱:1647737032@qq.com
榮昌區網絡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61471261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0120210015
渝公網安備 50022602000312號
電話:85267948 郵箱:qrmtzx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