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早晨,天還未亮,劉秀紅一家就早早起床,像往常一樣開始了忙碌的一天:劉秀紅為兒子準備早餐,丈夫楊緒則幫助兒子刷牙洗臉、更換衣服……8年來,劉秀紅一家每天都是在這樣的忙碌中迎接新的一天。
2009年,大學畢業后的劉秀紅和楊緒參加了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成為扎根基層的大學生志愿者。在一次慰問困難群眾的志愿活動中,兩人相識,擦出了愛情的“火花”,并于2012年攜手走進婚姻“殿堂”。
“雖然沒有豪華的婚禮,沒有車子,沒有房子,但是我們仍然感覺生活是幸福的。”劉秀紅說。不久后,兒子楊竣好出生,更是為這個小家庭增添了許多色彩。
誰知天有不測風云。在兒子2歲時,一次突發的高燒給他留下了后遺癥——難治性癲癇,這對劉秀紅一家簡直是晴天霹靂。
從此,夫妻二人走上了漫漫求醫路。他們到過重慶、去過北京,最終還是尋醫無果。“求醫過程中,我們心中的希望慢慢破滅,醫生對孩子病情的‘宣判’,就像給我們的心判了‘死刑’一樣。”劉秀紅說。但是日子總得過,為了全身心照顧兒子,她辭去了工作,僅靠丈夫的工資勉強維持生活。
“因為患有癲癇病,兒子說話和走路存在困難,交流只能靠眼神。”劉秀紅說,每次看見兒子犯病,夫妻二人就泣不成聲。不僅如此,兒子高昂的醫療費也讓這個家庭“吃不消”。為了貼補家用,劉秀紅幾次外出工作,但是總會因為照顧孩子辭職。
“老公也不容易,工作之余,要經常幫著做家務,連短暫的午休時間也要趕回來照顧兒子。”回憶過去的點點滴滴,劉秀紅眼眶發紅。
但生活的艱難并未“擊倒”這對夫妻。早起為兒子做早餐、端洗漱水、換衣服,帶著兒子出去透氣……每天護理兒子的流程,劉秀紅可以寫滿一張紙。“溫度、飽餓等細微的變化,都可能造成兒子發病,因此我們一刻都不能松懈。”劉秀紅說。
兒子的治療需要結合飲食,因此要購買專門配比的營養餐,可一頓就要70元,再加上味道不佳,兒子不愿吃。于是,劉秀紅開始鉆研營養餐配比,葷素如何搭配、每種食物應該吃多少,劉秀紅都了如指掌,一日三餐變著花樣為兒子做飯,生怕吃不好、穿不暖。
對兒子的需求,夫妻倆總是盡量滿足,但對自己卻極為苛刻,舍不得買件像樣的衣服,吃飯也是能省則省。不僅如此,這8年來,他們晚上從未睡過安穩覺,每晚要起來好幾次查看孩子情況。
現在,劉秀紅一家的努力下,生活慢慢好了起來。劉秀紅的父母為了幫助小兩口,放棄了外地的工作,來到榮昌幫忙照顧孩子。2018年,劉秀紅成功考入區稅務局,夫妻二人的日子走上了“正軌”。
除了生活,工作上,夫妻二人的踏實與勤懇也得到大家的認可。2018年,楊緒在年度考核中被評為優秀。2019年,劉秀紅獲得全市“向上向善好青年”稱號,并連續兩年被評為區優秀共產黨員。
談及未來的打算,劉秀紅和楊緒表示,只要一家人相互扶持,一定會走出“陰霾”,迎來燦爛陽光……
(融媒體中心記者 侯星宇)
主辦:榮昌區融媒體中心 投稿郵箱:903338624@QQ.com
版權所有:榮昌區融媒體中心(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地址:重慶市榮昌區海棠大道80號 郵編:402460 技術支持:華龍網 經營許可證編號:渝B2-20030050
渝ICP備2020011814號-1 舉報電話:61471263 舉報郵箱:1647737032@qq.com
榮昌區網絡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61471261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0120210015
渝公網安備 50022602000312號
電話:85267948 郵箱:qrmtzx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