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昌新聞網訊(融媒體中心記者 侯星宇 通訊員 羅 莎)11月29日上午,清升鎮古佛山社區居民陳素與女兒黃勇潔、婆婆劉富珍,將屋里屋外打掃得干干凈凈后,便圍坐在小院里吃水果,嘮家常,時不時傳出歡笑聲。
陳素和婆婆打理花草
問及這個家庭的“幸福秘訣”,陳素說:“互敬互愛是家庭和睦的基礎,是家庭幸福的源泉。”
當天,雖然丈夫黃子均不在家,但說起30年前這段姻緣的開端,陳素臉上難掩幸福的笑容。
1991年,陳素與黃子均通過熟人介紹認識了對方。“第一次去他家,泥巴墻就塌了,屋頂還在漏雨。”陳素說,丈夫家庭并不富裕,但她從來沒后悔過自己的選擇。結婚多年,夫妻倆從沒為錢的事吵過嘴,也沒有因生活瑣事生過隔夜氣。
結婚的頭幾年,丈夫黃子均外出做木工,擔任鄉村醫生的陳素則承擔起了照顧老人和小孩的責任。農忙時,丈夫也不偷懶,時常跟著陳素一起干活,為她分憂解難。
“和他在一起20多年,一直感覺很溫暖,特別是我生病那年。”2009年冬,陳素因患重病,在重慶永榮礦業有限公司總醫院動手術。彼時,丈夫在清升鎮某煤礦廠工作。20多天,每天36公里,即使寒風刺骨,丈夫仍堅持下班后騎40多分鐘的電動車,為陳素送可口營養的飯菜。
“醫院陪護時,他常常坐在椅子上就睡著了,第二天五點多又得騎車去工作。”看著丈夫每天在醫院、廠和家三點之間奔波,陳素心痛地說,“那段時間,愛人就是她戰勝病魔的動力。”
不少人說婆媳之間難相處,但陳素與婆婆卻親如母女。
“媽,天氣冷了,給你加床新被子。”吃過水果后,因76歲的婆婆不習慣用電熱毯,陳素便買了一床厚厚的新被子,給她鋪在床上。
“媽媽和我最喜歡做的事,就是到院子里曬曬太陽、聊聊天、打理花草。”雖然婆婆耳朵聽力不好,可她總愛“聽”陳素“嘮叨”,老人的臉上始終掛著微笑。
嫁給丈夫后,陳素就與婆婆一起生活,兩人從未吵過嘴,紅過臉,婆婆總是叮囑她多穿衣服、多鍛煉身體,有好吃的也會和她一起分享。
陳素說:“做人要將心比心,婆婆這樣對我,我心里就想著一定要好好孝順她。”
婆婆動手術那年,出院后行動不便,在床上躺了近1個月,陳素每天為婆婆洗澡做飯,毫無怨言。鄰居們總說:老太太,你兒媳婦對你可真好。
潛移默化下,陳素女兒也十分孝順聽話。談及乖巧的女兒,陳素露出了會心的笑容。
除了是家里的“頂梁柱”,陳素還有另一重身份——社區網格員。
“良好的環境,需要大家共同維護。”在陳素一家的帶動下,街坊鄰居互愛互助、愛護公共衛生的意識越來越強。哪家門前的垃圾沒有扔,大家看見了就會搭把手,幫忙扔到垃圾箱中;哪家做了好吃的,會主動與鄰居一起分享;哪家遇到困難,大家也會二話不說地給予幫忙。
寒來暑往,陳素一家相互扶持,克服了生活中的種種困難,用真心和愛心換來了全家人的幸福和美滿。
主辦:榮昌區融媒體中心 投稿郵箱:903338624@QQ.com
版權所有:榮昌區融媒體中心(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地址:重慶市榮昌區海棠大道80號 郵編:402460 技術支持:華龍網 經營許可證編號:渝B2-20030050
渝ICP備2020011814號-1 舉報電話:61471263 舉報郵箱:1647737032@qq.com
榮昌區網絡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61471261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0120210015
渝公網安備 50022602000312號
電話:85267948 郵箱:qrmtzx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