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物質生活條件的改善,“吃得好”取代了“吃得飽”,成為了人們新的飲食追求。但你知道嗎,其實現在依然有很多人“沒吃飽”,處于微量元素缺乏的“隱形饑餓”狀態!
什么是“隱性饑餓”?
所謂的“隱性饑餓”,通俗點說就是胃里覺得吃飽了,但只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等滿足了身體的需求,甚至過剩,而維生素及礦物質等的攝入量還遠遠不夠,體內是一種缺乏的狀態。
如果你的主食以精米白面為主,幾乎看不到粗糧的影子,平時愛吃肉、重口味,很少補充足量的蔬菜水果,就要當心身體正面臨“隱形饑餓”的危機。
這種狀態不痛不癢,一時難以察覺,因此很容易被忽視。那么,營養失衡、隱性饑餓,會帶來什么后果呢?
現代醫學發現,70%的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癥、肥胖癥等都與人體營養元素攝取的不均衡有關?!半[性饑餓”已經成為威脅我們健康的“致命殺手”!
身體長期處在隱性饑餓的狀態下,容易出現抵抗力下降,因而誘發一些疾病。常見的隱性饑餓包括缺鐵、鋅和各種維生素。
易發生“隱性饑餓”的人群
1.營養素需求量大。如兒童、青少年、懷孕和哺乳期婦女等,對營養素的需求量比普通人大,因此日常需要補充得更多。
2.飲食習慣差。比如偏食、挑食、用零食替代正餐或不當的節食者,往往難以從膳食中攝入足夠的、均衡的微量營養素。
3.老年人。隨著年紀的增大,牙齒脫落、吞咽障礙等會造成營養素的消化、吸收能力下降,且缺乏正確的營養知識,更容易發生“隱性饑餓”。
4.有胃腸道疾病的人群。這類人常出現厭食、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由于營養素的攝入不足和吸收不良,因而多有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
如何應對隱性饑餓?
牢記膳食寶塔、均衡飲食是避免隱性饑餓的關鍵,而我們在此過程中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根據自身情況補充。不同地區、不同習慣的人,需要補充的營養素是有差異的,因此在進行膳食補充之前可以先進行檢查,看看自己究竟缺什么,針對性補充。每人每天消耗的體能不同,所需攝取的營養量也有差異,但都可以將食物金字塔作為參考標準。其中,國人膳食中奶類、豆類制品、粗糧、水產品的消費量遠不及推薦量,建議有需要群體適當多補充。
2.注意烹調方式。有的蔬菜可選擇先洗后切;多用清炒、蒸煮、涼拌的低溫烹調方式,以減少水溶性維生素的流失,更大限度地保存食物營養,且少油少鹽。
3.膳食補充劑。在特殊情況下,食物無法滿足營養所需,可根據醫師建議,適量通過膳食補充劑補充。此外,還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抽煙、喝酒,多運動,以促進人體吸收養分,減少營養的流失。
主辦:榮昌區融媒體中心 投稿郵箱:903338624@QQ.com
版權所有:榮昌區融媒體中心(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地址:重慶市榮昌區海棠大道80號 郵編:402460 技術支持:華龍網 經營許可證編號:渝B2-20030050
渝ICP備2020011814號-1 舉報電話:61471263 舉報郵箱:1647737032@qq.com
榮昌區網絡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61471261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0120210015
渝公網安備 50022602000312號
電話:85267948 郵箱:qrmtzx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