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是一個勤勞的器官,每天夜以繼日、安安靜靜地工作,默默地幫我們代謝食物、分泌膽汁解除毒性、免疫病毒侵害。
不少人擔心,經常在外面吃飯,有可能被傳染肝炎,尤其是經常點外賣的人,或是在外應酬的人。畢竟有些肝炎不好治,甚至有可能引起肝癌,而且吃飯以后會用餐巾紙,據說有的餐巾紙很臟,能傳播肝炎?
肝炎是那么容易傳染的嗎?用餐巾紙擦個嘴就傳染上了?跟肝炎患者一起吃飯會傳染嗎?今天我們就來刨根問底。
肝炎是什么?
肝炎是一種疾病統稱,常見的致病因素有病毒、寄生蟲、藥物、酒精等,在這些因素的作用下,肝臟細胞或組織受到破壞,肝功能受到損害,引起身體一系列不適癥狀,以及肝功能指標的異常。
而我們的肝臟沒有痛覺神經,難以直接向神經中樞傳達信號,不像心臟、肺、胃,不舒服就立馬能夠覺察,對于一般的損傷肝都默默承受,發現時往往已發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
肝炎的主要傳播途徑有哪些?
糞口傳播
肝炎病毒大量存在于患者的糞便中,一般經水、食物和日常接觸傳播。
體液傳播
通過感染者的體液(如血液、精液),如輸注了帶有病毒的血液,性接觸或母嬰傳播。
我們平時說的肝炎,通常指的是病毒性肝炎,主要有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
不同肝炎傳播途徑不同
甲肝:主要是糞口傳播、一些特定性行為也可能傳播。
乙肝:體液傳播,其中40%—50%是由母嬰傳播的。
丙肝:體液傳播,主要由與感染者共用針具,輸注了感染者的血液等情況導致,而性行為、母嬰傳播的傳播機會比較低,但也要注意預防。
丁肝:體液傳播,丁肝病毒需要借助乙肝病毒才能完成增殖,所以丁肝病毒只感染乙肝患者。
戊肝:主要是糞口傳播。
外出吃飯會傳染肝炎嗎?
乙、丙、丁肝是通過體液來傳播的,所以外出就餐一般不會感染這三種;甲肝、戊肝一般通過糞口傳播,如果患者在便后沒洗手,即使是在鄰桌為你遞個餐具、餐巾紙,也可能有傳染風險。
至于劣質的餐巾紙,確實可能帶有細菌、重金屬、真菌等,但是甲型、戊型肝炎病毒在干燥的環境下不易存活,高溫消毒也會殺死這些病毒,所以不太可能通過紙巾傳播。
不過免疫能力正常情況下,即使感染少量病毒也能及時清除,且肝臟的自我修復能力較強,不會有太大影響。
但如果人體免疫力低下或短期內接觸到大量病毒時,不及時處理會導致肝炎病毒“定居繁殖”,逐漸破壞肝臟造成不可逆的損傷,最終引起肝硬化甚至肝癌。
一般肝炎的癥狀有哪些?
如果感染一般肝炎,會出現以下癥狀:
黃疸
由于膽紅素代謝障礙,引起血清內膽紅素濃度升高,導致鞏膜、皮膚、黏膜,及其他組織出現黃染現象,常見于肝硬化、肝癌等肝膽疾病。
蜘蛛痣
蜘蛛痣是一種特發性毛細血管擴張癥,是由一支中央小動脈及許多向外伸展的微小血管所構成的,小者為大頭針冒大小,大者直徑可達1厘米以上,可見于肝硬化、急性肝炎等肝病患者。
肝掌
當患了慢性肝炎特別是肝硬變后,由于肝功能減退,雌激素的代謝滅活功能出現障礙,雌激素累積刺激毛細動脈充血、擴張,手掌心泛白無血色,但大魚際和小魚際卻明顯發紅,加壓后變成蒼白色。
其他不適
肝臟部位疼痛、食欲不振,面部暗淡無光,嚴重的還會有黑眼圈等。
肝炎會不會傳染給家人?
如果家里有乙、丙、丁肝患者,那么日常的活動生活接觸(如擁抱、一起吃飯、使用衛生間)并不會導致傳染,接吻和空氣飛沫也不會傳染,但不要共用剃須刀、牙刷等,夫妻生活需要有保護措施。
如果家里有甲肝、戊肝患者,只需做到注意個人衛生,注意清潔洗手就不會被傳染。
是否應該接種疫苗?
如果懷疑自己有肝炎,可以先抽血檢查,一般人接種疫苗純屬自愿,但高危人群如經常接觸血液的人員、器官移植受者、嬰幼兒、15歲以下未接種者、家庭成員中有攜帶乙肝病毒的病人則需要積極接種。
主辦:榮昌區融媒體中心 投稿郵箱:903338624@QQ.com
版權所有:榮昌區融媒體中心(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地址:重慶市榮昌區海棠大道80號 郵編:402460 技術支持:華龍網 經營許可證編號:渝B2-20030050
渝ICP備2020011814號-1 舉報電話:61471263 舉報郵箱:1647737032@qq.com
榮昌區網絡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61471261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0120210015
渝公網安備 50022602000312號
電話:85267948 郵箱:qrmtzx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