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兆宏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免費為農戶培訓柑橘種植技術
日前,第一批重慶市“萬企興萬村”行動典型公布,榮昌榜上有名,成為第一批重慶市“萬企興萬村”行動典型區縣。
“萬企興萬村”是黨中央立足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實際,著眼民營企業特色優勢作出的重要決策。自“萬企興萬村”行動啟動以來,我區聚焦鄉村振興工作重點,引導廣大民營企業、商(協)會圍繞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全面振興,扎實開展“萬企幫萬村”成果鞏固拓展活動、深化“城市工商資本下鄉”活動、“回報家鄉”專項行動、強化消費幫扶活動、“支部聯建”活動、積極對接“齊魯民企巴渝行”活動等“六大活動”,推動“萬企興萬村”行動取得良好成效。
金秋十月,正是碩果累累的好時節。走進清流鎮龍井廟村重慶市瓏景妙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柑橘基地,漫山遍野的果樹掛滿柑橘,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清甜香氣。村民們有的忙著用竹竿支撐減輕樹枝的壓力,有的忙著給果樹除草,一派豐收的忙碌景象。
“今年是柑橘樹的第一年掛果,預計12月份迎來豐收期,畝產量約在1500斤,總產值預計17萬余元。”看著滿樹的柑橘,龍井廟村黨總支書記況朝貴滿臉欣慰。
龍井廟村距榮昌城區45公里,這里適宜的氣候和充足的陽光為柑橘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生長環境,但由于缺乏種植技術、銷售渠道不暢等原因,影響村民種植柑橘的積極性。
今年3月,為幫助果農拓寬銷售渠道,增強果農信心,區工商聯扎實推進“萬企興萬村”行動,引導榮商聯商會積極發揮自身優勢,結合龍井廟村村情實際,帶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
“我們以服務柑橘產業發展為突破口,組織商會65個會員企業與龍井廟村集體經濟——瓏景妙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搭建起為期1年的‘果樹認領’消費幫扶合作,以每棵118元、保底出果40斤(不足40斤的補足斤兩,超出40斤的以成本價出售)的價格,認領柑橘40畝,實現柑橘種植未產先銷。”榮商聯商會會長單位、名揚燈飾廣場負責人張秀君介紹,果樹的認領不僅實實在在幫助果農解決了柑橘銷售難題,還建立了與村民的聯系機制,用實際行動展現了民營企業、商(協)會心系群眾、回饋社會的良好模范作用。
在相隔不遠的清流鎮馬草村,重慶兆宏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秦兆宏正在自家柑橘基地,為村民講解柑橘管護技術。
“我家種了100余棵柑橘樹,過去由于缺乏果樹管理的方法和經驗,導致產量一直很低。這兩年到柑橘基地務工,不僅有收入,還能學到先進的柑橘種植技術。”馬草村村民鄧長鳴說,這兩年跟著秦兆宏邊干邊學,自家果樹產量至少提高了50%。
自“萬企興萬村”活動開展以來,重慶兆宏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充分發揮市級產業化農業龍頭企業示范引領作用,率先建設標準化柑橘園,組織農技服務隊員為種植大戶提供“一對一”的技術指導,助農增產增收。
截至目前,該公司發展果園2368余畝,開荒600余畝,解決周邊500余村民“家門口”就業,年產柑橘500多萬斤;帶動全村發展6000多畝18個品種,綠化了100余座山坡,年產1800多萬斤;帶動全鎮2000多戶農民發展柑橘10000多畝,年產量3000余萬斤,年產值上億元。
“萬企興萬村,龍頭企業是關鍵。”區委統戰部、區工商聯相關負責人表示,自“萬企興萬村”行動啟動以來,我區以特色產業發展為載體,積極引導民營企業圍繞“榮昌豬““榮昌陶”“榮昌夏布”“榮昌折扇”“榮昌血橙”“河包粉條”“筍竹”等高效特色產業參與項目合作,探索“公司+基地+專業合作社+集體經濟+農戶”的模式,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合作共贏。
截至目前,全區已有40個商會、226家民營企業積極參與“萬企興萬村”行動,與137個村達成村企合作協議,累計投入資金6.8億元,集體經濟收入達1.2億元,帶動2.5萬戶農戶收益,實現村企合作共贏,共同發展壯大。
接下來,我區將引導民營企業持續開展幫扶對接、創新幫扶措施、完善幫扶機制方面,積極探索村企合作共贏、利益共享模式,推動雙方建立穩定持久的合作關系,全面實現群眾增收、企業發展、鄉村振興。
融媒體中心記者 楊麗丹 通訊員 于道彬 張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