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雙河街道,腦海中的畫面便是滿山綠竹。這里平均海拔300至400米,晝夜溫差較大,加上清涼甘甜的山溪環繞,使得這里出產的竹筍更加香甜可口。近年來,街道因勢利導,大力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引導群眾因地制宜發展麻竹產業,實現了林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雙贏局面。
每到春天采摘旺季,產自許家溝、排山坳等村社的春筍,就會源源不斷送到重慶逸軼竹木制品有限公司,這里竹筍統一收價為0.5元1斤。廠內,工人們忙著稱重、分揀、蒸煮、熏制......每年3月底開始,便天天都是這樣的繁忙景象。
“為了確保竹筍的新鮮,當天挖的竹筍必須當天處理完。有時把筍子處理完,要到凌晨兩點鐘才能睡覺。”逸軼竹木制品有限公司負責人王代能介紹。
村民劉德明是送竹筍最勤的人之一,每到春筍采摘季,不管天晴下雨,他都會帶著鋤頭和鐵鏟上山挖竹筍,然后騎摩托將竹筍送往公司廠區。
“我每天最多可以挖1噸多竹筍,一天能賺1000多塊錢。”靠著挖筍,劉德明的年收入達4萬元以上。
王代能告訴記者,在幾年前,這些林中寶貝——竹筍,產銷分散,更談不上幫村民增收。
轉機出現在2021年。雙河街道積極與逸啟發展有限公司對接,不僅改變了山里竹筍的命運,也拓寬了村民增收渠道。
目前,由逸啟發展有限公司在重慶創辦的逸軼竹木制品有限公司,在金佛、高豐、許家溝、嵐峰等村已意向流轉麻竹實際簽約8600畝,產出竹材約13000噸、竹筍300噸,為村民帶來400萬元以上的收入。
“依托廣西柳州螺螄粉產業,我們的筍加工成酸筍后,打包銷往全國各地,年銷售額達6000余萬元。”王代能說。
如今,雙河街道的竹筍,不僅成為大眾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更通過麻竹葉出口、林下經濟等產業化發展,有望在今年實現產值翻番,讓綠竹山變成了當地村民致富增收的“金竹山”。
(通訊員 鄒彧)
主辦:榮昌區融媒體中心 投稿郵箱:903338624@QQ.com
版權所有:榮昌區融媒體中心(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地址:重慶市榮昌區海棠大道80號 郵編:402460 技術支持:華龍網 經營許可證編號:渝B2-20030050
渝ICP備2020011814號-1 舉報電話:61471263 舉報郵箱:1647737032@qq.com
榮昌區網絡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61471261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0120210015
渝公網安備 50022602000312號
電話:85267948 郵箱:qrmtzx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