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心理衛生中心副主任、主任醫師蔣國慶回答記者提問。見習記者 劉旖旎 攝/視覺重慶
11月20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第145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重慶市心理衛生中心副主任蔣國慶為市民做好心理調節給出了建議。
蔣國慶說,在目前疫情形勢嚴峻的情況下,每一個公民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為了自身和親朋好友的健康,大家團結一心,采取減少流動、減少聚集的方式應對當前形勢。因生活方式的巨大變化,部分群眾或多或少會出現以下心理問題:
一是情緒方面:焦慮、恐懼、緊張、擔心自己及親人健康;感到無助、脆弱;對當前處境感到憤怒或沮喪。
二是想法(認知)方面:有認為未來會有不幸降臨到自己或所愛的人身上等災難化的想法。如家人有感染,會出現自責,認為都是自己的錯。自我懷疑或者自我否定,認為自己是個沒有用的人。
三是生理方面:可能會出現失眠、心慌、氣短、胸悶、手抖、腹瀉便秘、尿頻尿急等癥狀出現。
四是行為方面:花非常多的時間了解疫情的信息;容易與人發生沖突;想要獨處或遠離家人。
那么在疫情期間,如何調節好自己的情緒呢?
一是制定新的日程,運動方面,每天堅持運動,鍛煉身體;如有條件的可以在不與他人接觸的開放空間散步。工作方面,利用視頻會議軟件,可以跟同事聯系并安排相應的工作。保持固定的工作時間,以便您的工作和生活有界限。提醒自己保持社交距離是你能為自己和他人做的最有幫助的事情。社交方面,有意識的利用視頻通話或電話每天給朋友和家人溝通交流,和家人一起看過去的照片、聽音樂、回憶美好的場景。
二是限制看相關新聞的時間,給每天看有關新冠病毒的相關信息設個時間限制,如每天不超過10分鐘,提醒自己不要過分卷入。
三是做好你能控制的健康行為,諸如:洗手、出門戴好口罩、不聚集、按時吃飯睡覺。
四是做一些平時想做但沒有時間做的事情,例如閱讀、烹飪、看電視劇、教你的孩子一項新的技能等等,集中精力做好這些事,享受當下的快樂。
蔣國慶也分享了一些與家人相處的技巧,比如:覺察自己的控制欲,接納當下不完美的事實,通過言語表達愛和內心渴望,耐心傾聽,不急于發表自己觀點;還可以通過呼吸覺察、身體覺察、八段錦等方式,調節自己的不良情緒。大家可以關注重慶市精神衛生中心微信公眾號,進入服務欄目抗疫專區,里面有心理測評、科普視頻等相關內容。
如果你上述的自我調節效果不佳,也可考慮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可以撥打心理援助熱線:96320-1;還可以到精神衛生機構的門診、心理咨詢中心等進行問診、咨詢等。
主辦:榮昌區融媒體中心 投稿郵箱:903338624@QQ.com
版權所有:榮昌區融媒體中心(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地址:重慶市榮昌區海棠大道80號 郵編:402460 技術支持:華龍網 經營許可證編號:渝B2-20030050
渝ICP備2020011814號-1 舉報電話:61471263 舉報郵箱:1647737032@qq.com
榮昌區網絡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61471261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0120210015
渝公網安備 50022602000312號
電話:85267948 郵箱:qrmtzx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