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出家門,需要就醫該咋辦?生活物資不足該咋整?”“放心,有我們!”面對群眾的疑問,活躍在各臨時管控區域的黨員干部、志愿者們給出了答案。
送菜、送醫、送快遞……連日來,他們24小時“不打烊”、全天候奮戰,讓黨旗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
“收到,聽從安排”
“各位黨員同志們,今天有很多事要做,你們就是解決最后1米的中堅力量,一起加油!”11月15日早上8時,昌元街道海棠社區黨總支書記呂繼澤,在“東邦城市廣場黨員干部先鋒隊”微信群里發起倡議。
“收到,聽從安排!”看到消息后,上百名黨員迅速回復,用整齊劃一的“表態”,展現新時代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
自昌元街道海棠社區東邦城市廣場小區部分樓棟被劃定為臨時管控區域以來,居住在該小區的黨員干部第一時間自發組建微信群,成立黨員干部先鋒隊,隨時聽從社區黨組織統一調度。
“黨旗插到哪里,黨員就戰斗在哪里。”在上門走訪排查工作中,該小區黨員與街道、社區機關干部一起,身穿防護服挨家挨戶敲門,完善工作臺賬、了解群眾需求,不到一個小時就完成了任務。
“一大早有大‘禮包’,太暖心了”
“小區被管控,菜都沒來得及儲備?!?1月15日一大早,塘壩小區5棟1單元3—1居民李萍看了看家中的冰箱,忍不住抱怨了幾句。
“牢騷”剛發完沒多久,她家的門就被敲響。
“誰呀?”“社區送的菜放門口了,你等一會兒出來取?!辈萁值篮B萆鐓^干部在門外答復?!鞍パ?,太感謝了!正愁沒菜吃……”李萍言語中滿是驚喜。
為保障轄區各臨時管控區域居民基本生活需求,昌州街道為每家每戶準備了豬肉以及蘿卜、白菜等時鮮蔬菜,由街道和社區干部每日定時配送到居民家門口。
“這個‘禮包’讓我們很暖心!”收到新鮮的肉菜,塘壩小區居民們滿心歡喜地說。
“去醫院有專車,完全不用擔心”
“我要去醫院換藥,怎么辦?”11月15日10時許,昌州街道寶城寺社區寰宇世家小區居民楊賢榮顫顫巍巍地來到小區門口“臨時就醫登記區”,向“昌州管家”志愿者求助。楊賢榮今年75歲,因背部有瘡,需每日到區中醫院換藥。
“我們馬上安排!”志愿者立即將楊賢榮攙扶到“送醫專車”上,并及時與區中醫院溝通對接。區中醫院嚴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啟動“綠色通道”,避免交叉感染的同時,確保老人第一時間就診。
“去醫院有專車,完全不用擔心!”昌州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該街道在各臨時管控區域設置“臨時就醫登記區”“專線電話”,配備“送醫專車”,只要群眾有需求,第一時間進行“閉環送醫”。
不僅如此,“昌州管家”志愿者們還會根據群眾需求,24小時不間斷提供送快遞、送藥品、送外賣等服務,做到“有需必應、無事不擾”。
“一線工作人員24小時都能吃上熱乎飯”
11月15日11時35分,在昌州街道機關食堂后廚忙碌了一上午的“大廚”們,將大鍋里的飯菜分裝進飯盒內。12時許,熱騰騰的飯菜就送到寰宇世家小區門口。
“熱乎飯來嘍!”現場工作人員迅速換崗,準備吃飯。小炒肉、木耳肉片、炒南瓜,“兩葷一素”的搭配,雖然簡單,但味道十分可口。“昌州管家”志愿者們席地而坐,吃得津津有味。
待飯菜全部送出后,“大廚”們才算歇了口氣,并利用休息期間研究下午的菜譜?!拔覀円WC一線工作人員24小時都能吃上熱乎飯!”“大廚”們表示,只要前線有需求,后廚絕不“歇業”。
融媒體中心記者 張飛龍 通訊員 張良建 王 孺
主辦:榮昌區融媒體中心 投稿郵箱:903338624@QQ.com
版權所有:榮昌區融媒體中心(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地址:重慶市榮昌區海棠大道80號 郵編:402460 技術支持:華龍網 經營許可證編號:渝B2-20030050
渝ICP備2020011814號-1 舉報電話:61471263 舉報郵箱:1647737032@qq.com
榮昌區網絡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61471261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0120210015
渝公網安備 50022602000312號
電話:85267948 郵箱:qrmtzx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