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高校開展暑期志愿服務活動
開展人居環境整治
“下面,我宣布本季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獲獎名單,他們是……”近日,安富街道通安村林居壩小院內熱鬧非凡,一場接地氣、冒熱氣的“小院+清華實踐”新時代文明實踐主題活動暨鄉風文明先進戶(個人)表彰會在這里舉行。聽到自己榜上有名,村民們心里樂開了花。
“老羅家評上了整潔示范戶,實至名歸,他家天天打掃衛生,確實干凈。”羅于彪捧著剛領的榮譽證書一坐下,就被一旁的劉友富夸了一番。
“你才是能干,既得了熱心公益事業獎,還評上了綠色家庭,要向你學習。”兩人相視一笑,臉上滿是自豪。
自安富街道通安村三礦井新時代文明實踐點成立以來,這樣的場景在村里屢見不鮮。細心周到解民憂、移風易俗樹新風、關愛困難家庭、助力鄉村振興……群眾在哪里,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就延伸到哪里。
為更好地開展文明實踐志愿服務,近年來,該新時代文明實踐點積極調動各方力量,整合各種資源,創新方式方法,依托清華大學等高校常態化開展文明實踐活動,逐漸形成了“1+3+N”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品牌,全村上下掀起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熱潮。
安富街道通安村三礦井新時代文明實踐點負責人介紹,“1+3+N”即以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榮昌站)這個文明實踐品牌陣地為核心,組建起三支文明實踐志愿者隊伍,開展了清華微講堂、非遺技能培訓、“紫信封”留守兒童關愛計劃、“我有一個鄉村夢”主題藝術展等多項品牌文明實踐活動。
多種多樣的文明實踐活動,不僅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也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了村民的思想和觀念,涵養了文明鄉風。
這段時間,村民林賢雙家里的客廳常常坐滿了人,三五個孩子在林賢雙的輔導下安靜地看書寫作業,孩子的家長則在偏房乘涼閑聊。林賢雙既是退休教師,也是本土志愿者,為發揮余熱,他常組織村里的小孩到自己家中,耐心為他們輔導功課。
孩子和家長都樂意來,不只是為了學習輔導,更是因為林賢雙家干凈整潔、滿院花香。林賢雙除了把自家收拾得干凈漂亮,還經常幫鄰居們打理花草,最美庭院、整潔示范戶的“牌子”,他就摘得過十幾次。“越來越多村民加入志愿者隊伍,大家一起把自家和村里的環境衛生搞好,把家鄉建設好,就是我們最大的心愿。”林賢雙說。
組織開展人居環境整治、關心關愛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疫情期間值守在防控卡點……如今,走進安富街道通安村,處處可見志愿者的身影,這一抹亮麗的“志愿紅”不僅成為村里流動的風景,也讓文明鄉風“吹起來”,村民生活“美起來”,群眾心田“暖起來”。
(融媒體中心記者 張 丹 通訊員 羅蓮琪)
主辦:榮昌區融媒體中心 投稿郵箱:903338624@QQ.com
版權所有:榮昌區融媒體中心(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地址:重慶市榮昌區海棠大道80號 郵編:402460 技術支持:華龍網 經營許可證編號:渝B2-20030050
渝ICP備2020011814號-1 舉報電話:61471263 舉報郵箱:1647737032@qq.com
榮昌區網絡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61471261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0120210015
渝公網安備 50022602000312號
電話:85267948 郵箱:qrmtzx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