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安裝太陽能光伏板
工人布設太陽能光伏板固定架
8月28日,10余名工人正在重慶椿林聚業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椿林食品”)廠區屋頂上,鋪設分布式光伏發電設備。預計9月中旬,5400平方米發電設備即可鋪裝完成。屆時,椿林食品將成為全區首家用上榮昌“綠電”的工業企業。
細算“經濟賬” 企業意愿強烈
在今年7月舉辦的第四屆西洽會上,我區與中能國潤(成都)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能國潤”)簽訂協議,標志著榮昌高新區轄區內企業屋頂分布式光伏資源開發項目正式布局。
該項目總投資40億元,擬租用榮昌高新區轄區內企業廠房屋頂700萬平方米。由于項目涉及榮昌高新區所有企業的屋頂,需征得企業同意才能進行。本以為溝通洽談會十分困難,可協議剛一簽訂,企業個個躍躍欲試,讓中能國潤榮昌公司總經理王剛直呼:“太順利了!”
項目好不好,企業最有發言權。“使用光伏發電,清潔環保又低廉。”看到一塊塊整齊排列的光伏發電板在陽光照射下,折射出耀眼的光芒,椿林食品董事長朱彬欣喜不已。
該企業的屋頂發電設備每年可發電保守估計約54萬度,占企業總用電量的30%,而使用成本每度比國家電網低0.2元以上,算下來一年至少節約成本10萬元。正因為如此,在得知我區布局推廣光伏發電項目時,朱彬第一時間溝通對接,成為全區第一個實施該項目的工業企業。
企業算“小賬”,全區算“大帳”。項目全面建成后,按裝機容量800兆瓦測算,每年可提供清潔能源6.4億度,可為工業企業節約電費1.28億元。“這比真金白銀補貼更有效。”朱彬直言,此舉相當于區委、區政府給企業補貼能源。
細算“生態賬” 部門大力推廣
企業意愿強烈的背后,是部門主動作為。在我區決定與中能國潤簽訂協議之前,榮昌高新區管委會就已經進行了充分走訪,全面掌握企業需求和參與積極性。
大范圍布局光伏發電不僅要考慮企業意愿,還要符合榮昌實際。“我區年平均日照時數1282小時,在氣候上達到了安裝條件。”榮昌高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尤其是電力資源需求量較大的夏季,榮昌氣候反而更適宜光伏發電。
最關鍵的是,在項目建成投用后,產生的電能相當于每年節約標煤18.41萬噸、減少碳排放47.87萬噸。“光伏發電絕對是零排放、零污染的綠色電能。”該負責人表示,大力推廣該項目,是落實“雙碳行動”,不斷提高發展“含綠量”的務實之舉。
此外,該項目僅利用廠區屋頂,不僅不多占用一分土地資源,還為企業建筑帶來一定的降溫效果。“裝設光伏發電板后,建筑物內的溫度可降低5攝氏度左右。”王剛介紹,光伏組件不僅能反射太陽減少熱量的吸收,還可以在屋頂形成庇蔭區域,類似于為建筑物撐起一把“遮陽傘”,從而大大降低空調使用能耗。
細算“產業賬” 聚力補鏈強鏈
在光伏發電項目落地后,中能國潤迅速與重慶昊格新能源集團(以下簡稱“昊格新能源”)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約定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采購昊格新能源的相關組件。
作為一家專注于光伏設備生產的企業,昊格新能源在我區投產不到4個月就簽下了本土“大訂單”。“訂單量至少1億元。”重慶昊格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潘猛激動地表示,是區委、區政府多次牽線搭橋當“媒婆”,才促成了兩家企業的合作。
“家門口”就能采購到所需組件,也讓中能國潤嘗到了“甜頭”。“節約的不僅僅是物流成本。”王剛介紹,區內生產區內使用,可根據鋪裝需要下訂單,既提高了安裝效率,也大幅節約了倉儲成本。
落地一個項目,串起一個產業鏈條,凸顯的是優渥的營商環境,展現的是“補鏈強鏈”的戰略布局。“我們要讓企業在榮昌茁壯成長,更要讓企業在‘鏈’上開花結果。”榮昌高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
近年來,我區緊跟國家戰略部署,圍繞產業鏈強招商、優服務,不斷加大配套產業扶持力度,為“1+3+1”主導產業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融媒體中心記者 張飛龍 通訊員 閔有錢)
主辦:榮昌區融媒體中心 投稿郵箱:903338624@QQ.com
版權所有:榮昌區融媒體中心(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地址:重慶市榮昌區海棠大道80號 郵編:402460 技術支持:華龍網 經營許可證編號:渝B2-20030050
渝ICP備2020011814號-1 舉報電話:61471263 舉報郵箱:1647737032@qq.com
榮昌區網絡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61471261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0120210015
渝公網安備 50022602000312號
電話:85267948 郵箱:qrmtzx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