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5日是第32個全國助殘日。本次助殘日的主題是“促進殘疾人就業,保障殘疾人權益”。
近年來,我區2.4萬余名持證殘疾人在一系列政策措施幫扶下,或脫困自強,重新燃起生活希望;或奮發創業,書寫精彩人生篇章。
讓愛無“礙” 讓殘疾人生活質量有保障
“坐在輪椅上,老伴每天都會推我出來呼吸新鮮空氣,別提多舒服了。”家住雙河街道金佛社區的殘疾人譚朝志十分開心。而在以前,譚朝志的家門口是幾步臺階,沒有安裝坡道,對常年坐在輪椅上的他來說,門口的梯坎成了他外出的“攔路虎”。
在得知這一情況后,區殘聯根據譚朝志家的具體情況和其身體狀況,實施家庭無障礙改造項目,制定“一戶一策”改造方案,從申請施工到完工,用了不到2個月的時間。
“現在我想什么時候出門就什么時候出門,非常方便。”再也不需要家里人抬上抬下,譚朝志高興地說。
譚朝志只是區殘聯實施家庭無障礙改造項目的受益者之一。
去年,區殘聯投入47萬余元,實施家庭無障礙改造項目,共計改造322戶。改造內容:為殘疾人家庭室外入口進行平整或坡化并設置扶手,方便殘疾人安全出入;為殘疾人家庭衛生間進行地面防滑處理、蹲便器改為坐便器、安裝抓桿或扶手、安裝熱水器、浴凳等沐浴設施,方便殘疾人上廁所、洗浴;為殘疾人家庭廚房進行低位操作臺處理,方便乘坐輪椅殘疾人操作使用;為聽力殘疾人門口安裝閃光門鈴或可視門鈴等。
“十四五”期間,我區將完成1030戶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
“搭橋”筑夢 讓殘疾人就業增收有保障
今年3月初,重慶尚上服飾舉辦殘疾人專場招聘會。當天,共有36名殘疾人與該公司簽訂合作意向。
嚴光勇就是其中的一員。他說:“雖然在生產一線,但是體力活都不多,還包吃包住,工作越干越順心。”
生活中,不少殘疾人有較強的就業意愿。如何為他們找工作搭把手、架起橋?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去年以來,區殘聯組織殘疾人參加盲人保健按摩等市級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積極協調區人力社保局將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納入全區職業技能培訓統一組織實施。針對殘疾人自身特點和摸底需求,委托培訓機構開展培訓。截至目前,組織殘疾人接受各類職業技能培訓454人次,全區186家用人單位安置殘疾人就業342人。
“精準”康復 讓殘疾人幸福生活有保障
去年12月,3名殘疾兒童家長為區殘聯送去一面錦旗,錦旗上寫著“愛心助殘情系民,精準康復暖人心”。這也是群眾對區殘聯開展殘疾兒童康復訓練工作的充分肯定。
原來,他們的孩子在政策的幫扶下,不僅解決了康復治療的費用難題,還取得了良好的康復訓練效果。
據區殘聯數據統計,去年,區殘聯共投入資金400余萬元,為符合條件的殘疾兒童提供2萬元康復訓練救助資金和3000元交通補貼,進一步減輕殘疾兒童家庭經濟負擔。
不僅如此,今年4月,重慶德林假肢矯形器有限公司在榮昌設立首個“假肢維護站”,讓我區安裝了假肢的殘疾人在“家門口”就能得到免費假肢保養,一改過去維護假肢必須到廠家的尷尬局面。
今年底,區殘疾人康復中心也將投入使用,建成后將與區婦幼保健院聯合運營,雙方充分發揮醫聯協同優勢,共同打造多元化、整合型的康復特色服務,促進區域內康復醫療水平提升,提升精準康復服務質量和水平。
(融媒體中心記者 向虹霖)
主辦:榮昌區融媒體中心 投稿郵箱:903338624@QQ.com
版權所有:榮昌區融媒體中心(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地址:重慶市榮昌區海棠大道80號 郵編:402460 技術支持:華龍網 經營許可證編號:渝B2-20030050
渝ICP備2020011814號-1 舉報電話:61471263 舉報郵箱:1647737032@qq.com
榮昌區網絡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61471261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0120210015
渝公網安備 50022602000312號
電話:85267948 郵箱:qrmtzx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