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河長制推行以來,我縣堅決扛起長江上游生態屏障保護責任,持續貫徹推進重慶市1、2、3號總河長令,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岸綠、河暢、水清、景美的水生態環境日益顯現。
三級河長扛牢責任
總體巡河完成率158.42%
近年來,縣、鄉、村三級河長始終把河長制工作作為重要政治任務來抓,開展全縣河流問題大排查專項行動,切實推動河長制工作從“有名”向“有實”轉變。
“巡河時一定要認真、仔細,確保我們渠溪河流域三元段兩邊河道干凈整潔。”在渠溪河三元段河道旁,村級河長李秀琴正拿著工具領頭清理河道兩旁垃圾,其余保潔員有的拿著鉗子撿拾岸邊垃圾,有的用網兜清理河面漂浮物。
“渠溪河三元段總長9公里,我們平時每個月至少巡河6次,主要管護亂搭亂建、捕捉魚,垃圾有保潔員定時清理,確保渠溪河三元段水清岸潔。”李秀琴告訴記者,三元鎮創新實施“河長制+”措施,制訂綜合治理方案,采取“河長制+黨建引領”,黨政領導帶頭,黨員發揮示范作用,組織鎮村級河長23名、志愿者聯合會60名黨員,開展河湖清“四亂”等專項活動13場次,不斷創新河長制工作舉措,把推進河道綜合整治作為提升生態環境質量,改善轄區人居環境的生態工程、民生工程來抓,推動實現河道治理常態化、長效化,持續改善水環境。
2021年,在雙總河長率先垂范下,我縣縣級河長巡河101次、完成率140.28%,鄉鎮河長巡河4992次、完成率138.21%,村級河長巡河25269次、完成率163.23%,總體巡河完成率達158.42%,居全市第五、渝東北第二。
生態環境逐步修復
傳統村落成網紅打卡地?
三建鄉綠春壩村堡家樓古村落位于龍河岸邊,依山傍水、風景秀美,加上古色古香的民宿,讓這里成為休閑度假的好去處,如今繁榮的景象,讓人難以相信從前的保家樓是沒幾戶人的破舊院落。龍河流域生態環境逐步修復,讓這個傳統古村落乘上美麗鄉村示范點的春風,重獲新生,還帶動周邊村民發展鄉村旅游等產業實現增收致富。
“我是土生土長的豐都人,第一次來到這里,就被秀美景色所吸引,很有‘小橋流水人家’之感,又美又有詩意,所以立馬就決定要租一棟小樓開民宿。”堡家樓花澗小廚民宿老板彭紅娟說,堡家樓的變化,受惠最多的是當地村民,不少和她一樣在外打工的人選擇了回鄉打工或創業,許多本地村民也依托景點和農家樂發展起新業態。
近年來,我縣在全面提升河流生態質量的同時,集中力量打造龍河特色旅游航線2條,成功打造綠春壩、花澗小廚、大河壩等9大網紅景點,成為2021年重慶衛視春晚外景拍攝地。今年以來,累計接待游客5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約1億元,帶動沿岸群眾增收800萬元以上,河流生態環境復蘇和嬗變帶來的紅利,實實在在回饋給了當地居民。
聚力修復改善生態
打造智慧河長管理平臺
近年來,我縣按照流域綜合治理思路,堅持預防為主、標本兼治、齊抓共管,統籌控源截污、環境整治、清淤疏浚等工作,積極有效遏制水污染、優化水環境。
截至目前,全縣城鄉污水處理廠實現全覆蓋,2021年城市污水處理率達97.88%,鄉鎮污水處理率超過86%,水產養殖禁養區、限養區、適養區劃定工作開展良好,河流湖庫岸線垃圾和水體垃圾得到定期清理,一江碧水、兩岸青山的美麗畫卷徐徐展開。
“接下來,我們將在重慶‘智慧河長’二期建設的基礎上,以務實管用易操為導向,充分利用多源衛星遙感監測技術手段,結合河流督查暗訪等多源信息,將豐都縣河長制智慧監測系統升級為豐都縣智慧河長綜合信息管理平臺。”縣河長辦副主任、縣水利局副局長譚嵐說,今年,我縣將圍繞“管住水、護好岸”總體要求,認真踐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積極構建綜合治理新體系,聚力修復改善生態,將農村河庫綜合整治、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等納入年度重點工作,加強小水電生態流量監督管理,加快復蘇河流生態環境,維護河流健康,實現河流功能永續利用,實現人水和諧共生。
來源:豐都縣融媒體中心
記者:李倩倩
編輯:段敏 徐宏偉 陶濤 楊曾嚴(實習)
責編:段 敏
審核:李永生 李賢文
聲明:根據著作權法的相關規定,轉載或引用豐都縣融媒體中心原創作品請標明來源:豐都縣融媒體中心。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嚴禁有償新聞虛假新聞舉報電話:023-70605233
主辦:榮昌區融媒體中心 投稿郵箱:903338624@QQ.com
版權所有:榮昌區融媒體中心(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地址:重慶市榮昌區海棠大道80號 郵編:402460 技術支持:華龍網 經營許可證編號:渝B2-20030050
渝ICP備2020011814號-1 舉報電話:61471263 舉報郵箱:1647737032@qq.com
榮昌區網絡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61471261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0120210015
渝公網安備 50022602000312號
電話:85267948 郵箱:qrmtzx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