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心血管病死亡占居民疾病死亡首位,高于腫瘤及其他疾病。
心血管醫學領域有一句耳熟能詳的話:人與動脈同壽,是指人血管活多久,人能活多久。
正常的血管是堅實而富有彈性、內壁光滑的,而動脈粥樣硬化的血管,由于血脂沉積于動脈內膜,形成粥樣斑塊,導致管壁增厚、僵硬、鈣化,最后管徑狹窄甚至完全阻塞,血液無法順暢流過,人的壽命也開始進入倒計時。
偷走血管壽命的六個壞習慣
養護血管,大多數人只想到吃什么能洗刷血管、軟化血管,卻不知道,血管最怕什么,下面這6種行為,最傷血管,吃再多養血管的都補不回來。
1.大油大肉,血管容易堵
人攝入過多營養,多余的脂質和養分等難以排出體外,聚集在血管里。一方面容易沉積在血管壁上堵塞血管,另一方面還會增加血液黏稠度引發血栓。
2.吸煙傷血管,十年難恢復
心內科專家表示,即使吸煙不多,10年后就會出現明顯的動脈粥樣硬化。即使戒煙后,要過10年才能完全修復血管內皮的損傷。
3.吃多鹽和糖,血管壁變皺
研究發現,吃完含鹽量多的食物,短短30分鐘后血管擴張能力就會受到影響,進而讓心臟受傷。
即使原本血壓正常,食鹽攝入過多,也會迅速對血管產生傷害。正常情況下,心臟通過血管泵出血液時會產生一氧化氮,可使血管放松、順暢血流。
當人吃了過甜過咸的食物后,血管壁細胞變得皺皺巴巴的。不光滑的血管壁更容易發展成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
4.熬夜傷血管
熬夜會打亂生物鐘,使機體分泌過多的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從而使血管收縮、血流減慢、血液黏稠度增加。
研究表明,長期熬夜的人,患心臟病的風險比正常人高1倍。
熬夜時,人長期處于應激狀態,不斷分泌腎上腺素等激素,會造成血管收縮異常,血液流速變慢,血管表示壓力很大。
5.久坐不動,垃圾囤積在血管
久坐不動,下肢肌肉收縮活動相對減少,會導致人體血液流動速度減慢,血液黏稠度增加,為深靜脈血栓的形成創造了條件。如果此時再猛然活動,很容易牽動不穩定的血栓,使之脫落造成血栓栓塞。
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后突然變換體位,很容易造成血壓波動,出現體位性低血壓,使心腦等器官供血不足,嚴重時會出現心悸、頭暈、頭痛等不適,甚至反復暈厥或誘發腦卒中。
另外,如果缺乏運動,血液中的廢物排不出去,多余的脂肪、膽固醇、糖分等就會囤積在血液里,使血液變得濃稠骯臟,在血管中形成粥樣硬化斑塊等不定時炸彈。
6.口腔細菌也傷血管
口腔細菌產生的毒素可進入全身血液循環,損傷血管內皮。因此,大家千萬別以為刷牙事小,早晚刷牙,飯后漱口,每年洗牙,樣樣都不能少。
主辦:榮昌區融媒體中心 投稿郵箱:903338624@QQ.com
版權所有:榮昌區融媒體中心(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地址:重慶市榮昌區海棠大道80號 郵編:402460 技術支持:華龍網 經營許可證編號:渝B2-20030050
渝ICP備2020011814號-1 舉報電話:61471263 舉報郵箱:1647737032@qq.com
榮昌區網絡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61471261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0120210015
渝公網安備 50022602000312號
電話:85267948 郵箱:qrmtzx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