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正值小暑時節。小暑與下一個節氣大暑比較而言,炎熱尚小,所以稱之為小暑。小暑時節,地下冷氣上升,天上熱氣下降,寒熱相搏。熱盛則燥、寒盛則濕,這是大自然的寒流與熱流相乘、相侮的表現。
二十四節氣導引養生法,是在當令節氣通過導引吐納、存思等方法,進行養生保健、祛病延年的傳統導引養生法。其中的小暑翹足舒筋式適合小暑時節練習。
中醫講“脾主四肢”,人體四肢的活動功能,需要脾氣不斷輸送營養潤澤,如果脾氣虛弱,運化無力,則血的化源不足,筋骨肌肉得不到足夠的營養,四肢便會倦怠無力。相反,經常導引、強健四肢,則脾胃健運、疾病不生。
小暑翹足舒筋式中的翹足,是指腳尖做勾與伸的運動。腳尖的勾、伸,可以促進足厥陰肝經、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等腿足部三陰、三陽氣脈的運行,并可有效改善陰虛陽亢、上盛下虛的癥狀,達到舒筋、活絡、柔筋、壯骨的目的。從夏至開始,自然界“一陰初生”,到小暑節氣時,陰氣漸漸上升,生發的陰氣和陽氣相搏,故開始出現暑濕之氣。翹足舒筋式中兩手指尖向下而拄地,以練陽中之陰;下肢前伸及足尖勾伸,以練陰中之陽,此正應合了天地之間陰陽二氣相搏之象。
從小暑導引術中也不難看出,導引術中均加入了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作用的導引練習。這個導引術,對中醫“脾主濕”“脾主肌肉四肢”等理論表現得淋漓盡致。
動作——小暑翹足舒筋式
1.正身跪坐,兩手自然放于兩腿上,頭正頸直,豎脊含胸,呼吸均勻,思想安靜,全身放松。
2.下巴內收、百會上頂,帶動身體向上立起,成跪立姿勢。
3.接上式,兩腳尖向內勾回,腳尖著地;然后重心移向左腿,提右腿帶動右腳向前踏地。
4.接上式,重心后移,臀部坐于左腳跟上,同時兩手下落于身體兩側,十指跓地。
5.接上式,提右腿,右腳向前緩緩踢出,腳尖繃直。
6.接上式,勾右腳尖,動作略停,伸右腳尖,動作略停,重復練習三次。
7.接上式,收右腿,右腳踏地。
8.起身直立,兩臂自然垂于體側,左腳尖放平,右腿收回,成跪立的姿勢。
9.接上式,臀部坐于兩腳跟,正身跪坐,兩手自然放于兩腿上,目視前下方,呼吸調勻,思想安靜,全身放松。
10.開始進行對側練習,動作同上,左右方向相反。
11.如上左右各做一次為一遍,共做三遍。
要領及作用
1.腳向前踏地時,腳掌踏平,大腿與小腿之間成90°,通過腿部的活動屈伸,可有效增強腿部肌肉、筋骨的力量,提高身體平衡能力。
2.腳向前踢出時,腿、腳要伸直,勾、伸腳尖的動作,速度要慢,到位略停,力貫腳尖。溝通足三陰、足三陽經脈,以疏通腿部經脈氣血,尤其是肝、脾、腎、膀胱的經脈。有效防止腿、腳部位關節病變。
3.身體立起時要百會上頂,引領全身,節節拔升;身體下坐時,百會保持上頂,尾閭引領,節節下落。百會上頂,拔升下落,一上一下,可有效改善大腦神經和人體心肺系統功能,協調各系統器官的正常活動,促進血液循環及消化功能。
主辦:榮昌區融媒體中心 投稿郵箱:903338624@QQ.com
版權所有:榮昌區融媒體中心(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地址:重慶市榮昌區海棠大道80號 郵編:402460 技術支持:華龍網 經營許可證編號:渝B2-20030050
渝ICP備2020011814號-1 舉報電話:61471263 舉報郵箱:1647737032@qq.com
榮昌區網絡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61471261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0120210015
渝公網安備 50022602000312號
電話:85267948 郵箱:qrmtzx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