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榮昌客戶端訊(融媒體中心記者 蔣坤紅)排線、定點、掏窩、立樁、填土……近日,清晨的薄霧中,遠覺鎮高觀音村3社剛完成宜機化整治的連片土地上,務工村民各司其職、配合默契,熱火朝天移栽元寶楓樹苗。
“這才是名副其實的高效林,土地源源不斷產出‘真金白銀’,咱跟著發展有干勁、有奔頭!”務工村民劉有貴一大早趕到移栽現場,擼起袖子為土地“換新衣”。
務工村民移栽元寶楓樹苗
本次移栽工作涉及高觀音村幾百畝土地,劉有貴在前年的基礎上又入股了2畝地。是什么讓劉有貴的干勁越來越大?
“在原本經濟效益低下的林地上,規模發展起有前景的產業,土地還能一地多產、收入翻幾番,讓我們嘗到了甜頭!”劉有貴指向對面披滿元寶楓樹的山坡,扯開嗓門兒細數起元寶楓產業給予村民的實惠。
元寶楓是楓樹的一種,因果實形狀像元寶而得名。它不僅頗具觀賞價值,還“身懷絕技”——木質是做鋼琴面板的優質材質、樹皮纖維可造紙、樹葉可制茶、楓葉可提取生物制藥成分、種子可榨油,畝產值可達1萬元。因綜合效益突出,成為國家林業局首推荒山綠化和生態經濟樹種。
2020年2月起,遠覺鎮陸續在高觀音村、蔡家坪村、白家寺村,采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方式栽種元寶楓6000畝。劉有貴拿出3畝地“試水”,以土地入股形式跟隨發展元寶楓產業。
元寶楓扎根土地后,生長周期3年、量產時間為5年。公司根據樹苗行距6米、株距5米,不影響村民栽種農作物的實際情況,引進蔬菜、藥材等企業,帶領村民在元寶楓林地里套種辣椒、榨菜及黃精等中藥材,既緩解前期經營壓力,又實現每畝保底增收3000元。
“去年,鎮上以更大手筆規劃發展元寶楓,村民都眼巴巴期望產業覆蓋到自家地!”劉有貴望向身邊正指導移栽要領的元寶楓種植專家齊國梁,“有齊教授全程指導栽種技術,多家公司入駐拓展產業出路,我們對發展元寶楓有底氣!”
原來,遠覺鎮牽線搭橋,促成原落地企業與擁有科研、市場等優勢的公司“強強聯手”,形成集種植、加工、銷售、研發為一體的專業團隊,通過“公司+科研平臺+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在1000畝低效林上,實施元寶楓“產學研相結合、育繁推一體化”項目。未來,還將在此基礎上擴大種植規模至5萬畝,將遠覺鎮打造成全國元寶楓育苗基地、交易集散地和產業論壇永久舉辦地,擴大遠覺和榮昌在全國的知名度。
目前,公司掌握著元寶楓扦插育苗、早產豐產栽培管控、防止結籽大小年,三項國內領先技術,將從景觀性、功能性、實用性三方面,分三步在遠覺發展全產業鏈、高附加值、三產融合的創新生態農業,再適時推出三產文旅、研學、體驗和調理養生,助力遠覺鎮打造川渝結合部健康產業特色鄉村振興示范鎮。
根據規劃,今冬明春將完成200—500畝元寶楓移栽,并做好生態保護改造、景觀功能提升和樹木栽植管護;今年底前,再完成500畝元寶楓移栽,同時進行林下種養和康養設施建設;2023年,進一步豐富種養內容,實施產品加工、研發,完善康養設施,全面展示生態養生功效。
“為使產業快速見效益,當前移栽的元寶楓全是8—10年樹齡的成樹,待明年恢復根系和樹冠,后年便可四季有看頭、有賺頭。”齊國梁環視周圍佇立的5米高元寶楓,堅定道出下一步計劃:“接下來,樹下將種滿金銀花,再穩步推進農產品加工、休閑農業、鄉村旅游,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將原本荒草叢生的低效林改造成持續創收的‘金山銀山’,助力遠覺鎮以元寶楓為擎,建設健康產業特色小鎮、川南渝西融合發展先行鎮和特色農產品生態原料基地,成為鄉村振興樣板鎮、示范鎮。”
主辦:榮昌區融媒體中心 投稿郵箱:903338624@QQ.com
版權所有:榮昌區融媒體中心(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地址:重慶市榮昌區海棠大道80號 郵編:402460 技術支持:華龍網 經營許可證編號:渝B2-20030050
渝ICP備2020011814號-1 舉報電話:61471263 舉報郵箱:1647737032@qq.com
榮昌區網絡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61471261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0120210015
渝公網安備 50022602000312號
電話:85267948 郵箱:qrmtzx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