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澤永夫婦挑選花生
重慶榮昌客戶端訊(融媒體中心記者 張 丹 通訊員 鄭英燕)12月6日早上6點,天還未亮,盤龍鎮永陵村12社脫貧戶羅澤永和妻子李壽蘭就已經起床,匆忙扒拉幾口飯后立即來到豬圈清掃、給豬喂食……忙完家里的活,天已蒙蒙亮,羅澤永拿出背簍裝上一袋花生便急匆匆到鎮上去賣。
由于羅澤永的花生大顆且果仁飽滿,很受歡迎,不到一小時就被搶購一空,50多斤花生賣了200多元。拿著賣花生的錢,羅澤永買了幾斤豬肉和牛肉,還買了一些妻子愛吃的水果和零食,高高興興地回家去了。
回到家,見妻子正在地里給油菜施肥,羅澤永趕忙放下背簍,挑起糞桶幫著一塊干,仿佛身上有使不完的勁兒。“以前天天干活不見錢,現在時代好了,只要肯干,地里莊稼有收成,日子越過越好,哪里還會覺得累。”冬日的暖陽輕輕灑在羅澤永堆滿笑容的臉上,夫妻倆一邊干活一邊聊天,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隨后,羅澤永像導游一樣帶記者參觀起自己的家:院壩里晾曬著一地再生稻,客廳一角堆放著十幾袋花生,豬圈里的4頭豬已快出欄,后院養著幾十只雞,還有3頭水牛……
今年,羅澤永夫妻倆還種了17畝水稻、17畝玉米、2畝大豆、3畝花生,“收了1萬多斤水稻和1萬多斤玉米,僅這兩樣就有兩三萬元收入。”說起自家產業,羅澤永滔滔不絕。
不僅如此,自2013年開始,羅澤永家每年都會養3頭水牛,“每年生一頭小牛,養大后又可以賣1萬多元,七七八八的產業加在一起,每年有近5萬元收入。”羅澤永高興地說。
羅澤永家“產業興旺”,全憑夫妻倆一顆吃苦耐勞、追求上進的心。
去年,羅澤永家的3頭水牛生病,花了1000多元才治好,走時,獸醫叮囑羅澤永相關事項的同時,告訴他要多學習養殖技術。后來,羅澤永便經常參加村里、鎮上組織的各種培訓,還常常向有經驗的養殖大戶和專業人士請教,或在電視上學習養殖技術。自那以后,家里的牲畜幾乎沒再生過病,這讓羅澤永信心倍增。
地里莊稼多,夫妻倆就起早貪黑;牲畜要喂養,夫妻倆就分工協作;家里的家務,夫妻倆也是商量著干。羅澤永夫妻倆相互扶持、相互理解,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條,生活也越過越舒心。
如今,羅澤永的兩個兒子已成年,一同在外地打工。兩兄弟十分孝順,盡管遠在上海,仍不忘常常打電話關心父母。羅澤永夫妻倆還時不時會收到兩個兒子寄回來的衣服、補品和各種生活用品。
提起倆兒子,李壽蘭滿臉幸福,“哥倆還經常打電話問我們缺不缺錢,說要給我們打錢回來。我告訴他們,家里年年有幾萬元收入,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哪里還會缺錢用。”
正說著,李壽蘭的電話便響了起來,正是大兒子打來的。電話里,兒子細心叮囑母親要多吃飯,多休息,注意保重身體。羅澤永立馬搶過電話,打趣道,“你媽每頓比我還吃得多,她才不會把自己餓著呢!”一席話逗得大家哈哈大笑。電話兩頭,幸福的味道不斷蔓延……
主辦:榮昌區融媒體中心 投稿郵箱:903338624@QQ.com
版權所有:榮昌區融媒體中心(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地址:重慶市榮昌區海棠大道80號 郵編:402460 技術支持:華龍網 經營許可證編號:渝B2-20030050
渝ICP備2020011814號-1 舉報電話:61471263 舉報郵箱:1647737032@qq.com
榮昌區網絡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61471261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0120210015
渝公網安備 50022602000312號
電話:85267948 郵箱:qrmtzx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