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云霞查看晚稻長勢
烘干儲存加工一體化
重慶榮昌客戶端訊(融媒體中心記者 張成杰)又是一年水稻收獲季,榮昌廣袤農村大地處處金黃。
8月17日上午,位于清江鎮竹林村的久豐水稻股份合作社種植基地里,大型聯合收割機正在稻田里穿梭,搶收稻谷。
“今年天氣好,種植環節也沒問題,預計產量可以達到250噸。豐收!”37歲的合作社負責人藍云霞,望了望眼前金黃的稻穗,沒做停留,徑直趕往另外一片稻田。與剛剛金黃一片的豐收場景不同,這里的稻田還是嫩綠一片,秧苗剛進入分蘗期。
這里,是藍云霞的試驗田,也是他的心頭肉。今年,藍云霞種了500多畝水稻,其中的25畝,首次用來試種兩季稻。早稻已經在7月初完成收割,這些是7月中旬種下的晚稻,預計11月左右成熟。
“早稻我們測了一下,大概畝產650斤左右。雖然比預估的低了一些,但畢竟是第一次嘗試嘛!對我們來說,走出第一步就是成功!”說話間,藍云霞已經挽起褲管下到田里,撥開禾葉觀察水稻的長勢,“跟預想的差不多,長得還可以,接下來的幾個月注意一下治蟲除草,有希望成功!”
“他這個人吶,就是愛‘折騰’!為了試驗兩季稻,他連續三年都跑到湖南益陽去學習!”一旁的妻子張玲玲看了看早已經曬得黝黑的丈夫心疼道。“搞農業,是要學會‘折騰’,但不能瞎‘折騰’,而要會‘折騰’。”藍云霞接過妻子的話茬,“如果兩季稻試種成功并推廣,同一塊田,就能產生兩份收益!我查了最近這幾年我們榮昌的積溫,每年3月到11月,都比湖南要高。他們能種兩季水稻,我們為什么不能呢?”
外出考察、向農技專家請教、網上自學、逐步實現全流程機械化……可以說,“折騰”,一直伴隨著藍云霞的創業路。
2008年,在外打工的藍云霞與妻子回到榮昌清江,在鎮上開了一個小超市。2011年,夫妻倆商量,放棄年收入幾萬元的超市,在竹林村流轉了300多畝土地種植水稻。“那個時候,農村外出打工的年輕人多,土地開始出現撂荒的苗頭,看起來怪可惜的。”藍云霞說,“父母和親戚都反對,他們種了一輩子的地,一年辛苦下來也賺不了幾個錢。其實在我看來,土地零散、機械化程度不高,才是種田辛苦不掙錢的最主要原因。”
從拖拉機到聯合收割機,從兩行單輪、四行單輪、六行單輪手扶式插秧機,到今年的乘坐式插秧機,藍云霞的機械設備已經更新了好幾代。機械化程度的不斷提升帶來的是生產效率的不斷提高。“最開始用的兩行單輪手扶式插秧機,雖然比人工快得多,但一天早出晚歸也只能插秧4畝左右。現在我們用的乘坐式插秧機,一天可以插秧50畝左右,人也更輕松。”
查看完晚稻的長勢,藍云霞又來到另外一片稻田。這里,種的不是晚稻,而是直播水稻——相較于行間距明顯的移栽水稻,直播水稻顯得更密一些。
“別看它長得密,產量卻比移栽的畝產高200—300斤,而且少了育秧、插秧的環節,人力成本也節約下來了。”藍云霞告訴記者,這已經是他第三年進行直播水稻的試點。2019年,直播水稻20畝;2020年50畝;今年種了105畝。
“直播水稻對用水要求很高,需要用水的時候要保證夠用,不需要用水的時候需要及時排出。”藍云霞說,以前有想法但不敢做,現在卻一點都不用愁了,因為政府已經在這里實施了高標準農田改造。如今,基地里,每一塊田都有灌溉系統和排水系統,用水放水根據需要調節;修建好的生產耕作道,解決了運輸問題;小塊田變成了大塊田,插秧機、植保無人機、收割機等農業機械發揮的作用更加明顯……
“以前種糧食,往往成本和產出基本持平,收入主要靠的是國家給予種糧大戶的種糧補貼。”藍云霞掰著手指頭算了算,“現在種糧補貼仍然有。但基礎設施建好了、機械化程度提高了,直接的利好就是產量提升和人工成本的下降,這一升一降之間,就是增收的純利潤。”
如今,藍云霞的合作社,已經實現從栽插、防治病蟲害、收獲、烘干、儲存、大米加工全流程機械化,不僅可以滿足自身需要,還能為周邊的水稻種植戶提供全流程社會化服務,在減輕其他種植戶負擔的同時,也為自己添了一份收益。
“哦,李老板啊,你要將糧食放到我這里?沒問題!”說話間,藍云霞的手機響了。來電話的是瀘州的一位種糧大戶。原來,藍云霞的久豐水稻股份合作社已經建起了糧食銀行。
“糧食銀行的主要載體其實就是倉庫。我們合作社建了4個配備智能監測系統的糧倉,可以存儲2000噸糧食。”藍云霞介紹說,糧食銀行有“存取、保障、換算、兌現”等功能。種糧大戶將稻谷存入糧食銀行,可以幫助種糧戶實現糧食錯峰銷售、低儲高賣,而合作社也可以按照存儲時間收取一定的倉儲費,一舉兩得。
完成收割的稻田,藍云霞心里也早已經有了打算。“這幾百畝地與客戶合作再養一季小龍蝦,明年水稻栽插前上市,又是幾萬元的純收入。”藍云霞頓了頓,繼續說道,“種稻養蝦時間上不沖突,冬閑田不再‘閑’,土地也產生了最大的效益。”
主辦:榮昌區融媒體中心 投稿郵箱:903338624@QQ.com
版權所有:榮昌區融媒體中心(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地址:重慶市榮昌區海棠大道80號 郵編:402460 技術支持:華龍網 經營許可證編號:渝B2-20030050
渝ICP備2020011814號-1 舉報電話:61471263 舉報郵箱:1647737032@qq.com
榮昌區網絡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61471261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0120210015
渝公網安備 50022602000312號
電話:85267948 郵箱:qrmtzx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