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工作隊查看柑橘生長情況
重慶榮昌客戶端訊(融媒體中心記者 鄭光慧 通訊員 楊 霄)盛夏清晨,初升的太陽透過柑橘葉照在地上,星星般一閃一閃的,清脆的鳥鳴聲不時在山間回蕩,襯得吳家鎮高峰村生機盎然。更可喜的是,駐村工作隊剛來兩個多月,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就有了新眉目。
7月19日,一到辦公室,吳家鎮高峰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朱洲和隊員黃光平就忙活了起來。這天的“頭等大事”是和當地種植大戶程彪簽約,共同發展該村集體經濟產業。
就在幾個月前,高峰村被確定為榮昌5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村之一。原來,高峰村這些年唯一的集體經濟收益,來自入股的農家樂及民宿,每年僅能分紅1萬元左右;該村產業分散不成規模,柑橘種植有一定規模但屬私人經營,農戶種植積極性提不上去,村級集體經濟產業至今未實現“破零”……
焦灼之際,高峰村爭取到了區級項目資金80萬元。經過和鎮上多方論證,高峰村打算和種植大戶共同投資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產業,增加村集體造血功能,打造“柑橘主題采摘樣板間”。
為什么種柑橘?朱洲和隊員早就做足了功課。一方面,高峰村土壤肥沃,氣候水源適宜種植柑橘等水果。二是通過改良,目前不同柑橘品種成熟時間段不同,如果再配種其他水果,一年四季可以吸引源源不斷的游客。三是合作方程彪在高峰村多年深耕細作,積累了豐富的管理經驗,搭建了成熟的銷售網絡,為項目提供了技術保障和銷售途徑。
“朱書記,我不建議品種太多。”聽到采摘園要種多個柑橘品種,程彪立馬“潑了盆涼水”,“一來,賣的時候別人會因價格不統一,影響收購意愿;二來,這生長習性不同,管理起來會更麻煩,工人不好找,后期管護成本也會更高。”
“說得沒錯!一般來說,這規模越大、品種越單一越好。”朱洲耐心解釋,但是,目前高峰村就已經種有2000多畝柑橘,全區柑橘種植面積就更多了。高峰村集體經濟目前只有220畝地,要還按照以前的種植“套路”,完全沒有競爭優勢。所以才決定要打造一個以柑橘為主的四季采摘精品果園,建設“水果采摘+鄉村旅游+休閑娛樂+農事體驗”一體化的綜合項目,走農旅融合發展之路。
“可主題采摘園離城區這么遠,有人來嗎?”不僅村民們擔憂,種植經驗豐富的程彪心里也沒了底。“按照榮昌黃桷灘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發展規劃,‘黃桷灘柑橘產業帶’必將成為榮昌北部的一大亮點,而高峰村全境都在‘黃桷灘柑橘產業帶’規劃范圍內,位置優勢明顯。”朱洲給大家吃了顆“定心丸”,“拿雙流村來說,這幾年,雙流村就是在往農旅結合的方向發展,不只榮昌主城,內江、大足、主城的游客都被吸引來了。隨著大內高速年底建成,吳家鎮的區位優勢還將進一步凸顯……”
農業種植周期長、見效慢,可朱洲認為這是一筆劃算買賣。“雖說前幾年主要是投入,掙不上什么錢,但可以幫老百姓掙點土地流轉租金和務工費,也值。”朱洲介紹,3年后,柑橘達到豐產期,畝產能達2000公斤,預計產值可達100多萬元,屆時能為村級集體經濟帶來約60萬元的收入。
如今,柑橘主題采摘園已經平整好土地,下個月即將進行蓄水池、生產便道管網建設。與此同時,駐村工作隊計劃表上的各項重點工作也在有序推進——
目前正在新建高峰村公共服務中心,完善村級服務功能用房、配套設施,加強村級陣地建設,提升為民服務能力;
大力推進面向“三農”需求的網狀型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建設一批產業路、旅游路、便民路,今年計劃新建農村公路10公里,保障產業發展;
推廣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農業的深度結合,以“新基建”賦能“新農業”,促進村級經濟不斷增長;
……
一個曾經的“空殼村”正在上演逆襲。
主辦:榮昌區融媒體中心 投稿郵箱:903338624@QQ.com
版權所有:榮昌區融媒體中心(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地址:重慶市榮昌區海棠大道80號 郵編:402460 技術支持:華龍網 經營許可證編號:渝B2-20030050
渝ICP備2020011814號-1 舉報電話:61471263 舉報郵箱:1647737032@qq.com
榮昌區網絡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61471261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0120210015
渝公網安備 50022602000312號
電話:85267948 郵箱:qrmtzx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