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國潮風盛行,國內多家知名運動品牌也順勢推出國潮系列,“迎合”年輕人口味。目前在網絡交易平臺上,標價48889元(參考價1499元)、29999元(參考價1699元)的國產品牌鞋,一鞋難求,多款球鞋在短時間內價格暴漲。
原本售價幾百元、一千多元的國產品牌球鞋,在網上卻以數倍、甚至上十倍的標價進行炒賣,這樣的“炒鞋”現象極不正常,想買鞋穿的人由于價格過高買不到鞋,不需買鞋穿的人卻試圖囤鞋圖利。嚴重偏離正常售價的“炒鞋”,短期內會造成國產鞋類制品供求失調,進而帶動關聯產業出現畸形發展。“炒鞋”歪風的大行其道,事實上是對國民支持國產品牌的愛國心進行惡意消費,任由“炒鞋”類似的歪風盛行,非但不能真正助力促進國產品牌的做大做強,反而會滋長資本投機經營動機,以及對青少年形成不勞而獲“輕松賺錢獲利”的錯誤導向。
狠剎“炒鞋”歪風,需要根據不同對象做好分類施策。就消費者群體而言,重點在于對廣大青少年倡導好“鞋是用來穿的、而不是拿來炒的”理性消費觀念。一方面,學校、家長在鼓勵支持購買國貨品牌的同時,要注意防止其盲目跟風苗頭或動向、避免更多青少年成為“炒鞋”歪風中被割的“韭菜”。另一方面,家長或監護人平時需要對青少年的鞋帽飾品衣著消費情況多個心眼,對用過高價格、在非正常售賣平臺購買鞋類產品行為予以及時提醒、制止。
而對于主導“炒鞋”歪風的資本力量和變現平臺,則需要相關職能部門依法管理加大懲處力度。比如,對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誘騙消費者或其他經營者與其交易的炒鞋商,應當依據《價格法》予以查處;還比如,對于為“炒鞋”提供展示、交易、結算等便利的網絡平臺,應進行整改乃至關停,并根據平臺用戶注冊情況等“順藤摸瓜”依法對“炒鞋”莊家采取相應措施;對于打著“真假鑒定”旗號借機為“炒鞋”推波助瀾,甚至為年輕消費者“炒鞋”“囤鞋”提供信貸支持的平臺機構,則應從重從快斬斷其灰色利益鏈條。
狠剎“炒鞋”歪風,需要將“炒鞋”和二手市場溢價、品牌收藏購買等正常的市場行為區分開來,不能簡單粗暴搞“一刀切”。近年來,球鞋文化逐漸興起,穿在腳上的球鞋除了滿足穿著功能,還被賦予了很多時尚潮流的含義。既要客觀看待國產品牌科技研發、外觀設計等方面的長足進步,以及國產限量版產品在二手市場上的正常溢價現象,又要高度警惕部分國產品牌產品價格短短幾天漲價數十倍,遠離價值規律、明顯超出溢價范疇的價格狂飆亂象,綜合施策堅決剎住“炒鞋”歪風,為國貨產品持續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作者:渝西鋒光
棠城e評所登載的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歡迎關注棠城e評,投稿郵箱1441749766@qq.com。
主辦:榮昌區融媒體中心 投稿郵箱:903338624@QQ.com
版權所有:榮昌區融媒體中心(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地址:重慶市榮昌區海棠大道80號 郵編:402460 技術支持:華龍網 經營許可證編號:渝B2-20030050
渝ICP備2020011814號-1 舉報電話:61471263 舉報郵箱:1647737032@qq.com
榮昌區網絡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61471261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0120210015
渝公網安備 50022602000312號
電話:85267948 郵箱:qrmtzx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