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開發票、虛增學術活動費、虛增廣告宣傳費……日前,財政部公布對19家醫藥企業作出行政處罰的結果。12家企業被處以頂格罰款,對市值龐大的頭部藥企、跨國藥企一視同仁公平處理,彰顯依法維護醫藥行業清朗生態的明確姿態。
河南省商水縣人民醫院一位醫生利用職務便利,3年時間開具某品牌腦心通膠囊35962盒,非法收受藥企銷售業務員藥品回扣款人民幣12.50萬元;江蘇某醫藥營銷有限公司2018年支付個人代理商銷售推廣費用,憑證后附部分發票由與該公司無實質業務往來的第三方公司開具,涉及金額1.4億元;山東某藥企以咨詢費、市場推廣費名義向醫藥推廣公司支付資金,再由醫藥推廣公司轉付給該公司的代理商,涉及金額5122.39萬元……虛增差旅費、學術活動費、業務推廣費,隱藏在灰色地帶的藥企無序競爭亂象觸目驚心。針對相關違法違規行為,必須堅持毫不手軟露頭就打,靶向施策推進醫藥領域綜合性改革,才能讓醫和藥真正回歸公益性本位。
整治醫藥行業亂像,需要兩方面著手。一方面,要不斷提高違法成本,對藥品和醫療器械市場領域相關責任主體形成強力威懾。近年來,央視等媒體公開曝光上海、湖南等地醫藥回扣事件,廣東、南京等地對部分涉及回扣的醫藥代表和醫生,依法采取經濟、刑事措施,給予醫藥回扣、賄賂醫生等不法行為重拳打擊,對廣大醫務從業者及醫藥代表群體起到警示作用。
另一方面,各級公立醫院或當加快破解自身改革難題,盡快破解以藥養醫痼疾,徹底清除藥品價格形成機制中不合理因素,為形成規范、合理的藥品價格機制作出應有示范。相關職能部門還應織密織細監管籠子,通過依法檢查醫藥產品成本費用機構,進一步摸清藥價虛高成因,為藥品集中帶量采購等重大改革的順利推進鋪墊基礎。
看病就醫是關系到每個普通老百姓的重要民生問題,斬斷醫藥領域灰色利益鏈條刻不容緩。去年9月,國家醫保局公布《關于建立醫藥價格和招采信用評價制度的指導意見》,將醫藥購銷中給予回扣或其他不正當利益、涉稅違法等7類行為,作為失信事項列入目錄清單;從2018年底11個城市開始試點,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采購至今,先后組織實施多批全國藥品集中采購,截至2020年節約費用總體上超過1000億元……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意見》,明確禁止醫藥代表承擔藥品銷售任務。各級監管部門需要積極作為,通過完善問責機制、強化懲罰力度,讓各項規范性措施能夠落地落實,有效清除藥企無序競爭亂象土壤。
作者:渝西鋒光
棠城e評所登載的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歡迎關注棠城e評,投稿郵箱1441749766@qq.com。
主辦:榮昌區融媒體中心 投稿郵箱:903338624@QQ.com
版權所有:榮昌區融媒體中心(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地址:重慶市榮昌區海棠大道80號 郵編:402460 技術支持:華龍網 經營許可證編號:渝B2-20030050
渝ICP備2020011814號-1 舉報電話:61471263 舉報郵箱:1647737032@qq.com
榮昌區網絡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61471261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0120210015
渝公網安備 50022602000312號
電話:85267948 郵箱:qrmtzx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