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琳沁(左)與員工討論產品開發
重慶榮昌客戶端訊(融媒體中心記者 侯星宇)春回大地,泥土中的苧麻正蓬勃生長,即將迎來它的生長高峰期。
這不起眼的苧麻,在重慶市榮昌區德南麻紡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南麻紡)經理馬琳沁的“手中”身價倍增。她通過不斷創新,將傳統的“中國草”編織成服飾、工藝品、床上用品,貼上自創品牌“天運麻藝”,賦予了榮昌夏布鮮活的生命力,讓“中國草”搖身一變成為“中國寶”。
教師轉行拾起夏布技藝
出身榮昌夏布世家的馬琳沁從小聽著夏布織機聲長大。在外人眼中,作為“傳二代”的她理所應當接下父輩手中的“接力棒”。但讓人意外的是,大學時期,她選擇就讀英語專業,并先后去意大利、英國等地游學,畢業后成了一名英語教師。
“游學時期,我發現中國傳統文化在國外備受推崇。”這讓馬琳沁意識到,她的根在榮昌,將祖輩的夏布技藝傳承下去是她的責任。
2011年,馬琳沁放棄了教師工作,決定繼承上一輩的“衣缽”,開始深入學習、研究榮昌夏布的文化和技藝。
“學藝”的那些年,馬琳沁吃了不少苦。她每天早上七點起床,晚上九點離開工作間。除了吃飯、上廁所的功夫,她整天都拿著夏布琢磨、專研。
“我不僅是一個手藝人,更是一名非遺傳承人。”多年的學習經歷讓馬琳沁更加堅定自己的使命。這份使命讓她在德南麻紡茁壯成長。
跨界創新讓夏布“活”起來
走進德南麻紡,除了夏布繪畫、夏布折扇,還有各式各樣以夏布為原材料的產品,如夏布床上用品、家居飾品和服裝服飾,讓人目不暇接。其中,一本手工夏布冊頁格外顯眼。該冊頁以夏布為外殼,內部兩面分別是純手工制作的國家非遺宣紙和榮昌夏布。手工的制作、自然的本色、樸素的格調,讓這本手工夏布冊頁古樸雅致、懷舊感十足。
這便是馬琳沁將夏布非遺融入生活,進行“跨界”創作的真實寫照。該作品不僅獲得了外觀專利權,還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目前,我們的夏布產品多達500多種,遠銷國內外。”馬琳沁話語間透露著喜悅與自豪。
但在數年前,德南麻紡還處于靠量取勝的傳統模式。如何帶領企業轉型升級成為馬琳沁的“頭等大事”。
“過去,我們只是一家專門生產夏布坯布的工廠,產品本身價格不高。然而,這些坯布經過其他企業的精加工后,售價則是坯布的數倍。”作為受過高等教育、兼具現代國際視野的新生代來說,馬琳沁明白,只有開拓創新,讓夏布融入當代生活,與時尚“接軌”,才能讓榮昌夏布重煥生機。
如何創新?馬琳沁在研修之旅中找到了答案。
剛開始,“初出茅廬”的馬琳沁通過參加各種研修班,認識了志同道合的同學,懂得了新材料的運用、產品設計概念和跨界合作,并獲得了創作產品的靈感。
如今,馬琳沁設計、創作的數百件作品不僅走進了全國各大展廳,還遠銷國外,向世界展現中國非遺的魅力和風采。
打造非遺體驗平臺助力文化傳承
一雙稚嫩的雙手,飛針走線間,花朵開始綻放,非遺文化的魅力開始顯現……在德南麻紡,時常能看到一群青少年體驗制作夏布、感受傳統技藝的樂趣。這是德南麻紡開設的非遺體驗項目之一。
讓夏布非遺文化得以傳承、重獲新生,馬琳沁說,這是她致力打造非遺體驗平臺的初衷。在這里,客人不僅可以欣賞、購買各式各樣精致風雅的夏布產品,還可以全面學習榮昌夏布的發展史,動手體驗原汁原味的傳統民間藝術。
利用榮昌夏布保健、透氣的特征,與韓國同行合作,將夏布應用于保健桑拿房;通過校企合作,開展產學研活動,讓榮昌夏布走進學生課堂……馬琳沁在創新之路上不斷前行。
目前,馬琳沁正帶領團隊著手打造夏布主題民宿,將夏布元素的家居飾品運用于民宿的裝修中,通過環境氛圍的營造,讓客商更加直觀感受到夏布產品的設計理念。
馬琳沁堅信,榮昌夏布已不單純的是一種布料,如今,它更是一種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的手工藝品,承載著民族自信與魅力,以嶄新的方式綻放。
主辦:榮昌區融媒體中心 投稿郵箱:903338624@QQ.com
版權所有:榮昌區融媒體中心(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地址:重慶市榮昌區海棠大道80號 郵編:402460 技術支持:華龍網 經營許可證編號:渝B2-20030050
渝ICP備2020011814號-1 舉報電話:61471263 舉報郵箱:1647737032@qq.com
榮昌區網絡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61471261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0120210015
渝公網安備 50022602000312號
電話:85267948 郵箱:qrmtzx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