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榮昌客戶端訊(融媒體中心記者 侯星宇)花椒種植園里,花椒樹長勢喜人,村民們在地里忙著除草、施肥;醉美鄉村農家樂門前,花朵盛開,果樹茂盛,紛至沓來的游人們在田間地頭拍照嬉戲……近日,記者來到廣順街道天常村,切身感受天常村的可喜變化,感受美麗鄉村煥發出的靚麗風采。“我們不僅打出花椒產業‘實干牌’,還探索農旅融合的路子,一二三產業協同發力,找準適合天常村村情的鄉村振興路徑。”廣順街道天常村黨總支書記蔣如清自豪地介紹道。
天常村一隅
“這些花椒將在6月進入豐產期,每畝大概能收鮮花椒1000多斤,每斤售價按5元計,一畝收入達5000元左右。”在該村的大游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花椒基地里,500畝花椒樹綿延在山坡間,蔣如清一邊望著成片的花椒樹,一邊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想著今年可觀的收入,他的臉上露出笑容。
蔣如清回憶,眼前這塊“黃金地”,過去則是另一番景象:土地零散、村民積極性低,這塊地成了“撂荒地”。
“變化源于三年前。當時,我們村納入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試點,如何用好發展資金,如何因地制宜發展產業,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最關鍵問題。”蔣如清說,經過多方調查研究,最后決定,天常村與花椒種植大戶游小軍的榮富花椒股份合作社合作,共同成立重慶市大游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推動當地花椒種植產業規模化、專業化發展。
“我們采取村集體經濟和合作社入股的模式發展產業,其中村集體經濟占股49%,合作社占股51%。”蔣如清表示,截至目前,花椒產業共為村集體經濟帶來了10余萬元的分紅收入。
“除了本地花椒,我們還將收購昌州、安富、吳家等10余個鎮街的鮮花椒,再統一進行加工、包裝、銷售,延伸產業鏈,壯大集體經濟。”對于下一步的計劃,蔣如清心中“有數”。
種植大戶游小軍(右二)講解花椒種植技術
如今,大游農業的花椒品牌“焦麻子”越叫越響。小小的花椒走出了榮昌,還銷往了全國各地,天常村花椒產業成為該村產業振興的“名片”。
在大游農業花椒基地不遠處,天常村的醉美鄉村農家樂游人如織:有的在果園中采摘鮮果,有的在小院的樹蔭下品茶,有的在魚塘邊垂釣,盡享山水田園的魅力。在農家樂的背后,是一片百畝生態園,既有李子、柚子、橘子、橙子、枇杷等果樹,又有藕蝦混養的池塘,還有林下養殖的雞鴨鵝等家禽……
“這一幅美景,緣于該村集體經濟與醉美鄉村農家樂的深入合作。”蔣如清介紹,2018年,天常村在積極向上爭取項目,完善周邊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還通過種植果樹和綠化公路沿線,對農家樂周邊環境進行美化,探索農旅融合發展新模式。
“每個月都有上千名游客過來游玩,月平均營業額達4萬多元。”農家樂負責人羅先鵬表示。
如今,天常村產業更興旺,環境更宜居,不少能人鄉賢也紛紛回鄉創業。地地道道的天常村人、貴州金果公司董事長趙修明就是其中一員。
“今年,貴州金果公司將在天常村啟動農旅濕地生態園建設,打造金果兒童活動中心、金果老年活動中心、金果國際信鴿養殖中心。隨著天常村多種產業“開花”,村里的產業格局已初見模型,未來發展的勁頭將更加強勁。”蔣如清對未來充滿期待。
記者手記:
采訪結束,我不禁感慨天常村變化之大。發展花椒產業,探索農旅融合,美了鄉村環境,富了一方百姓,天常村走出了一條適合本村實際的鄉村振興路子。
推動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天常村曾與很多村都有一個共性:農業發展規模小、不集中、低產出。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當地緊緊抓住“產業”這個關鍵,從“花椒”一枝獨秀,到一二三產業融合“多點開花”,走出了曾經的困局,一幅“產業蓬勃發展,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強富足”的鄉村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
主辦:榮昌區融媒體中心 投稿郵箱:903338624@QQ.com
版權所有:榮昌區融媒體中心(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地址:重慶市榮昌區海棠大道80號 郵編:402460 技術支持:華龍網 經營許可證編號:渝B2-20030050
渝ICP備2020011814號-1 舉報電話:61471263 舉報郵箱:1647737032@qq.com
榮昌區網絡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61471261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0120210015
渝公網安備 50022602000312號
電話:85267948 郵箱:qrmtzx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