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完年我準備申請小額貸款,和朋友一起辦個小茶廠。”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侗族自治縣八江鎮布代村,村民龍富兵的心氣如今足得很。龍富兵過去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在產業獎補等優惠政策的吸引下,龍富兵于2017年回到家鄉種茶,2019年就搬進新樓房、摘了貧困帽。
由于自然條件和歷史等方面的原因,生長在廣西三江布代村等貧困地區的“窮根”可謂根深蒂固,要想把這些“窮根”徹底刨除顯然也不容易。“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村民龍富兵搬開石塊墾荒地、辛勤勞作奔增收,硬是在山多地少的石漠化環境中,通過栽種茶葉不斷增收,先后修建了新樓房、摘了貧困帽。只要敢于艱苦奮斗,山多地少、交通閉塞的石漠化片區,也能變成群眾安居樂業的“金山銀山”。龍富兵家庭發生的變化說明,脫貧致富挖“窮根”,重點在于勇于自我革命、挖出思想認識上的“窮根”,摒棄“等靠要”觀念,克服掉不愿改變、不想奮斗、不能進取的膽怯懦弱。
和龍富兵一樣,布代村的貧困群眾都已脫貧逐漸致富;曾經令人談之色變的石漠化環境,也在當地群眾的實干苦干中得以不斷改善。村民手頭寬裕了,有的想開茶葉加工廠;村里申報了8條產業路項目,村里比較偏遠的1500多畝荒山可望串聯起來,繼續發展壯大茶產業;茶葉產業鏈加長了,村民可以在家門口上班掙錢……曾經的貧困村莊布代村正在發生著的喜人變化,是全國各地扶貧產業如火如荼發展的生動縮影。正是因地制宜走扶貧產業之路,讓一度深陷貧困的村民們的面龐如今充滿自信神采飛揚。
經過長達多年的艱苦奮斗,貧困地區群眾實現了“不愁吃、不愁穿,住房、就醫、就學有保障”的脫貧摘帽,和全國人民一道邁入小康社會。但是,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脫貧攻堅取得歷史性成就,黨員干部應當帶領群眾繼續奮斗,以苦干實干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不斷增強群眾增收致富信心,全力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緊密銜接。
布代村的茶產業漸成規模,接下來需要更進一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發展理念,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讓產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更好緊密結合;村里的樓高了、車也多了,村民日子好過了,只要以后繼續加油干,往后的奔頭大著呢……邊遠農村地區利用豐富的特色資源,豐富和提升產業價值鏈,增強自身“造血”功能。引導村民融入產業利益聯結機制,在產業得以壯大的同時,實施房屋改造、道路硬化、安裝太陽能路燈、建設公共小花園等,讓村民的生活富起來、讓鄉村美起來。
“天上不會掉餡餅”,美好的日子靠奮斗。面對脫貧攻堅戰的豐碩戰果,廣大黨員干部需要戒驕戒躁,重整行裝再出發,團結帶領群眾繼續奮斗加油干,做好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無縫銜接,用辛勤勞作的汗水提升鄉村振興成色。
作者:俞平
棠城e評所登載的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歡迎關注棠城e評,投稿郵箱1441749766@qq.com。
主辦:榮昌區融媒體中心 投稿郵箱:903338624@QQ.com
版權所有:榮昌區融媒體中心(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地址:重慶市榮昌區海棠大道80號 郵編:402460 技術支持:華龍網 經營許可證編號:渝B2-20030050
渝ICP備2020011814號-1 舉報電話:61471263 舉報郵箱:1647737032@qq.com
榮昌區網絡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61471261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0120210015
渝公網安備 50022602000312號
電話:85267948 郵箱:qrmtzx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