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指出,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經過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拼搏,決戰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勝利,鄉村振興的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也基本形成。立足中國的國情實際,黨中央提出將“三農”工作重心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對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將“三農”工作重心進行歷史性轉移,不僅是推動發展目標的轉向、戰略任務和投入重點的轉移,還要對工作體系、政策體系進行轉型和完善。以強有力的投入、體制和政策保障,確保到2035年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
激活鄉村產業發展內生動力,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堅實支撐。脫貧攻堅成果需要進一步鞏固拓展,部分脫貧農戶增收致富渠道有待進一步拓寬,有的扶貧產業還需要繼續幫扶。只有深化激活鄉村產業內生動力,加快實現從“輸血型”向“造血型”的轉變,才能更有效增強脫貧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為全面提高脫貧質量、建立健全防止返貧和新致貧長效機制夯實基礎。激活鄉村產業發展內生動力,需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實施一村一品、一地一策。既要通過激發村民積極性,提升鄉村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又要促進產業內生發展,為鄉村建設補齊短板,在不斷強化薄弱環節中推進鄉村振興見成效。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最重要、也是最關鍵的要素在于人才。與剛剛取得決定性勝利的脫貧攻堅戰相比,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面臨的時間更長、范圍更廣、難度更大,前進的路上決然會有意想不到的“攔路虎”和“硬骨頭”,只有匯聚起更加強大的人才力量、采取更加有力的舉措,才能確保打贏這場持久戰。一方面,要進一步加強農村干部隊伍建設,尤其是做好村社干部、經營主體、農民的技能素質培訓,為廣大村民推進鄉村振興選好“領頭羊”;另一方面,及時出臺政策、營造良好環境,鼓勵和支持各級各類人才下鄉、農民工返鄉和城鎮居民回鄉,為鄉村振興創新創業注入“活水”。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作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不可或缺的“主力軍”,各級黨員干部需要防止精神松懈,克服倦怠情緒,以飽滿的熱情奔赴鄉村振興新征程。有夢想就應該拼搏和奮進,有拼搏就有機會成功。讓更多的黨員干部勇立新時代潮頭,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守初心、擔使命,為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奉獻更大力量。
作者:路春花
棠城e評所登載的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歡迎關注棠城e評,投稿郵箱1441749766@qq.com。
主辦:榮昌區融媒體中心 投稿郵箱:903338624@QQ.com
版權所有:榮昌區融媒體中心(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地址:重慶市榮昌區海棠大道80號 郵編:402460 技術支持:華龍網 經營許可證編號:渝B2-20030050
渝ICP備2020011814號-1 舉報電話:61471263 舉報郵箱:1647737032@qq.com
榮昌區網絡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61471261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0120210015
渝公網安備 50022602000312號
電話:85267948 郵箱:qrmtzx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