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住中小企業,就保住了我國經濟的源頭活水。為支持中小企業發展,17個部門印發意見,提出完善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基礎性制度、財稅支持制度、融資促進制度等7方面25條具體措施。隨著政策落地顯效,中小企業的經濟運行狀況呈現持續向好態勢,生產效益指標逐步好轉,企業信心逐步恢復增強。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黨中央歷來高度重視支持和鼓勵中小企業的創新發展。針對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給中小企業生存發展帶來的嚴重沖擊,陸續出臺的一系列政策舉措,有效為中小企業紓困解難、并助其蓄力發展。作為“六保”任務中“保市場主體”的關鍵,3000多萬中小企業、8000多萬個體工商戶,蘊藏著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當前,受國際國內宏觀經濟形勢影響,中小企業面臨的壓力和困難較多,瞄準難點痛點堵點從制度設計層面入手,既幫助解決資金困難等現實問題、又不斷改善營商環境促進長遠發展,將極大提振中小企業市場信心,確保中小企業正常生產經營,避免企業關閉破產、員工失業等影響國計民生和社會穩定情況發生。
對照7方面25條具體措施,各級各部門需要進一步增強自覺性和堅定性,將黨中央鼓勵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惠民政策落細落實。中小企業是我國經濟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就業機會的主要提供者、技術進步的主要推動者。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廣大中小企業積極參與應對疫情的人民戰爭,在攻堅克難、奮力自救的同時,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的物質支撐。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的決策部署,把各項惠企政策落實到促進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各個環節當中,需要各級地方政府、相應職能部門拿出“逾是艱險逾向前”的果敢和勇氣,確保助企措施不搞“花架子”、惠企政策落地落實,進一步激活中小企業創新活力,為經濟高質量發展釋放更為強大的市場動力。
引導中小企業立足國際視野、深度參與國際市場開拓,是各級政府抓緊轉變職能的應有之義。受疫情影響,不少中小企業發展面臨下行壓力加大,但危機同時也是創新契機、挑戰也是成功礪石,誰能及早重視技術研發、人力資本投入,逆勢而為勇于創新,誰就能搶抓機遇率先打造成動力強大的創新主體。越是在中小企業迎難而上的關鍵時候,越是需要各級政府以自我革命精神加快轉變職能,本著“企業需要什么,政府就要作為什么”原則,進一步提升服務效能,讓積極有為的財政政策、健靈活的貨幣政策,為中小企業的創新發展提供堅強支撐。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蓬勃興起,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正當其時。堅持黨的領導,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充分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不斷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讓逐步形成的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為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提供更加強勁的奮進動力!
作者:俞平
棠城e評所登載的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歡迎關注棠城e評,投稿郵箱1441749766@qq.com。
主辦:榮昌區融媒體中心 投稿郵箱:903338624@QQ.com
版權所有:榮昌區融媒體中心(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地址:重慶市榮昌區海棠大道80號 郵編:402460 技術支持:華龍網 經營許可證編號:渝B2-20030050
渝ICP備2020011814號-1 舉報電話:61471263 舉報郵箱:1647737032@qq.com
榮昌區網絡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61471261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0120210015
渝公網安備 50022602000312號
電話:85267948 郵箱:qrmtzx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