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首次突破100萬億元大關,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3%;全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2.16萬億元,同比增長1.9%;全年中國實際使用外資近1萬億元,同比增長6.2%,占全球比重繼續提升……近日,一系列中國最新經濟數據引發國際社會熱議和好評。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中國在世界經濟增長乏力、貿易保護主義等不確定因素增加的背景下,率先實現經濟復蘇,充分展現出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效,再次向世界證明中國經濟是活力強勁的“大海”。2020年12月,中國進出口在高基數下仍然超預期增長;2020年全年中國出口實現逆勢增長,貨物進出口總額創下歷史新高……中國經濟這片“大海”塊頭大、能扛大風浪,面對疫情帶來的沖擊和影響,2020年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增加、企業經濟效益增長、人民群眾生活更加富足。無論是14億中國人的每一個“小家”,還是中國這個“大家”,在抗擊疫情和恢復生產中都呈現出同頻共振的強勁活力。
既要統籌全國“一盤棋”做好疫情防控,又要率先實現經濟復蘇為國際市場提供寶貴的供需增量和投資機遇,中國能為推動世界經濟復蘇和發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帶來更大動力,在于有獨特的制度優勢作為闖關奪隘的堅強保障。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短短10天建成建筑面積3.4萬平方米、編設床位1000張、設備完備的火神山醫院;“同時間賽跑,與病魔競速”讓世界驚嘆“中方行動速度之快、規模之大,世所罕見!”堅持全國“一盤棋”,中國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抗擊疫情,體現出更高科學決策、更強社會動員、更優資源配置;堅持集中力量辦大事,中國內需和外需市場共同發力,繼續推動外貿進出口保持較高速度增長,中國經濟巨輪抵御風險挑戰巍然不動、繼續保持經濟社會良好發展勢頭。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和影響,中國經濟穩健前行實現強有力的復蘇,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亮點之一;2021年是中國“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世界看好中國發展前景,領域持續發力,成為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2021年是中國“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世界看好中國發展前景,中國將為全球經濟增長提供重要引擎作用。14億人口、1億多戶市場主體,全球規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體,1.7億受過高等教育和擁有技能的人才資源,門類齊全、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的產業體系……全力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讓中國經濟韌性強勁、內需空間廣闊、產業基礎雄厚。中國經濟動能澎湃,發展健康穩定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生產要素條件沒有改變、長期穩中向好的總體趨勢沒有改變。堅持黨的領導,將獨特的制度優勢轉化為強大的治理效能,中國經濟必將在淬煉中迎來新的輝煌。
作者:路春花
棠城e評所登載的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歡迎關注棠城e評,投稿郵箱1441749766@qq.com。
主辦:榮昌區融媒體中心 投稿郵箱:903338624@QQ.com
版權所有:榮昌區融媒體中心(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地址:重慶市榮昌區海棠大道80號 郵編:402460 技術支持:華龍網 經營許可證編號:渝B2-20030050
渝ICP備2020011814號-1 舉報電話:61471263 舉報郵箱:1647737032@qq.com
榮昌區網絡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61471261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0120210015
渝公網安備 50022602000312號
電話:85267948 郵箱:qrmtzx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