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廣安區針對龍安柚種植零散、缺乏管理、缺少品牌等短板,相繼推出一系列舉措:標準化、規范化、景區化基地連片發展;建立標準化生產管理制度,成立合作社統一管理;建立技術研發中心、重點實驗室開展技術攻關,技術服務小分隊手把手教農民技術……1萬余畝龍安柚標準化種植基地建立起來,帶動連片發展龍安柚25.5萬畝。目前,每畝柚果農戶收入超萬元,2019年龍安柚現代農業園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36萬元。
當前,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歷史性成就,需要無縫對接做好鄉村振興的銜接工作。越是到了跑好脫貧攻堅“最后一棒”關鍵時候,越是需要夯實農村產業基礎,越是需要依托特色產業提升農村居民自我發展能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都屬于系統工程和長期任務,產業發展在其中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廣大黨員干部需要時刻保持進一步夯實產業基礎的清醒頭腦,自覺摒棄“歇歇腳、喘口氣”松懈心理,主動克服麻痹大意。在發展壯大農村產業中始終保持奮斗激情,因地制宜推動農村產業形成健康可持續發展格局,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堅實支撐。
夯實農村產業基礎,需要堅持市場導向、由市場決定產業發展方向,避免盲目跟風“拍腦袋”決策造成資源浪費。廣安區的龍安柚在1995年獲得中國農業博覽會金獎,相繼獲得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認證,好看又好吃贏得消費者青睞。因地制宜發展壯大農村特色產業,既要立足當地資源優勢,最大化凸顯產品特色;又要健全完善以市場為導向的生產加工和營銷體系,從而讓特色產業具有更高經濟效益。堅持市場導向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還能促進特色產業與市場需求實現有機對接與深度融合,以市場評估、風險研判、產品保險等機制為產業做大做強保駕護航。
完善農村信息化服務基礎設施建設,讓信息化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推進鄉村振興持續賦能。廣安柚農張雪梅通過龍安柚專業合作社電商e站,柚子日均寄件量1000件以上,客戶遍布全國各地,一個柚子賣10到15元、而且今年賣得比去年還快。目前,不少農村地區信息化建設基礎依然薄弱,加快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應用相關基礎設施建設成為當務之急。一方面,通過信息化賦能農業特色產業,逐步打造智慧農業、精品農業、綠色農業和品牌農業,讓“大數據+產業化”推動特色產業轉型增效。另一方面,不斷開創“互聯網+政務”鄉村治理新模式,打破信息壁壘、消滅信息孤島,提升鄉村治理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和精細化水平,讓廣大農戶切實分享信息化帶來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也不能掉隊。到了跑好脫貧攻堅“最后一棒”、緊密銜接鄉村振興的關鍵時候,廣大黨員干部務必認識到夯實產業基礎的艱巨性、重要性、緊迫性。既要有思想上的高度重視,更要在行動上有具體的體現,用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有效的舉措、更加有力的工作,扎實推進農業特色產業行穩致遠,讓脫貧攻堅“最后一棒”跑得更有力、推進鄉村振興呈現新精彩!
作者:許淑萍
棠城e評所登載的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歡迎關注棠城e評,投稿郵箱1441749766@qq.com。
主辦:榮昌區融媒體中心 投稿郵箱:903338624@QQ.com
版權所有:榮昌區融媒體中心(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地址:重慶市榮昌區海棠大道80號 郵編:402460 技術支持:華龍網 經營許可證編號:渝B2-20030050
渝ICP備2020011814號-1 舉報電話:61471263 舉報郵箱:1647737032@qq.com
榮昌區網絡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61471261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0120210015
渝公網安備 50022602000312號
電話:85267948 郵箱:qrmtzx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