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健康碼乘車遇阻、現金支付遭拒……隨著我國老齡人口數量快速增長,不少老年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能手機,在購物、出行、就醫、消費等日常生活中遇到不便,“數字鴻溝”問題日益凸顯。國辦日前印發《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提出在政策引導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有效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讓廣大老年人更好地適應并融入智慧社會。
立足問題導向,重點發力破解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數字鴻溝”。截至2019年末,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達2.54億,占總人口的18.1%;對比之下,截至2020年3月,我國60歲以以上網民群體占全國網民規模的比重僅為6.7%。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快速發展,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已經暴露。由于年齡增長,老年人的辨識和操作能力在下降,而一些應用操作比較復雜,老年人不會使用也很難記住流程。集中力量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到的出行、就醫、消費、文娛等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出臺實施一批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最迫切問題的有效措施,是切實滿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要的當務之急。
立足效果導向,“線上+線下”兼容服務讓老年人更好共享信息技術發展成果。我國老年群體數量龐大,老年智能化服務發展空間十分廣闊。堅持傳統服務與智能創新相結合、堅持普遍適用于分類推進相結合、堅持線上服務與線下渠道相結合,就能在有效運用“線上+線下”兼容服務當中,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一方面,依托龐大的市場空間大力拓展適老智能化服務,多方開發智能輔具、智能家居和健康監測、養老照護等智能化終端產品,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讓智能化適老產品和服務的“數字鴻溝”變成數字機遇。另一方面,通過明確不得將“健康碼”作為人員通行的唯一憑證,醫療、社保、民政、金融等高頻服務事項應保留線下辦理渠道,在鼓勵推廣新技術、新方式的同時,保留老年人熟悉的傳統服務方式、更好為老年人提供便捷服務。
立足價值導向,保障老年人使用智能技術過程中的合法權益,充分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數字化時代,不能讓老年人止步于“數字鴻溝”。一方面,針對性強化老年人需要的服務措施。比如,適當保留傳統紙質憑證,對不會掃碼或者不方便掃碼的老年人,可由社區、醫院提供紙質證明以讓其通行;再比如,在各類生活服務中設立老年人綠色通道等;還比如,在窗口服務、電話專線、引導人員等方面為老年人群體保留人工服務。另一方面,加強日常監管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比如,有針對性對老年人加強宣傳,引導他們重視和保護個人信息,幫助他們識別網絡詐騙;再比如,規范智能化產品和服務中的個人信息收集、使用等活動,切實保障老年人安全使用智能化產品……更好地幫助老年人與此相反,只要老年人、家庭、社會、政府共同參與,共同營造信息無障礙的良好氛圍,就能讓每一位老年人都生活得更安心、更舒心、更便捷。
作者:路春花
棠城e評所登載的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歡迎關注棠城e評,投稿郵箱1441749766@qq.com。
主辦:榮昌區融媒體中心 投稿郵箱:903338624@QQ.com
版權所有:榮昌區融媒體中心(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地址:重慶市榮昌區海棠大道80號 郵編:402460 技術支持:華龍網 經營許可證編號:渝B2-20030050
渝ICP備2020011814號-1 舉報電話:61471263 舉報郵箱:1647737032@qq.com
榮昌區網絡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61471261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0120210015
渝公網安備 50022602000312號
電話:85267948 郵箱:qrmtzx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