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車內寬敞整潔
市民在站臺候車
編者按:
城市公交與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更與城市運行和經濟發展密不可分。推進城鄉公交改革,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舉。我區以“民之所望”為“政之所向”,大力推進公交改革,一輛輛環保舒適的公交車、一道道聯結城鄉的民心路、一條條便民利民的公交線……承載著榮昌人民幸福的公交網,正在全區快速鋪開。
“今天趕場,場鎮肯定比往常熱鬧,我們早點出門,到處逛逛。”2月15日一大早,69歲的市民曹禮勝就拉著妻子,乘坐601公交車前往峰高街道。家住城區,為何養成到峰高趕場買菜的習慣?還得從去年開行的城鄉公交班車說起。
城區至峰高公交班線是榮昌開行的第一條城鄉公交線路,開通過程中,區交通局周全考慮群眾出行所需,將線路延伸至場鎮農貿市場大門前,既解決群眾出行“最后一公里”問題,又有效規避群眾在主干道聚集候車的安全風險。
2021年5月13日,城區至峰高的601線路如期開行。曹禮勝夫婦掏出公交卡,在居住的小區大門前上車,過了把“免費”城鄉公交帶來的“鄉村旅游”癮。
正是這次全新體驗,讓他和老伴迷上了乘坐城鄉公交享受沿途風景,到鄉村集貿市場挑選新鮮綠色、到田間地頭踏青賞玩的美好生活,還結識了一幫擁有如是愛好的同齡“發燒友”。
用出行方式改變群眾生活方式、聯動城鄉融合發展,是日益織密的公交路網釋放的“發展紅利”之一。便捷公共交通網絡的背后,全區公交行業及公交服務正提質增效,勁吹多股“福利風”。家住拓新紅城的市民周定霞便是見證者之一。
退休多年來,周定霞一直保持乘坐公共交通出行的習慣。在她眼里,近幾年榮昌公交基礎設施建設、乘車路線、服務水平不斷優化,曾經的站桿搖身變成站臺,既可遮風避雨,又能閑坐休憩;公交車外觀統一、驅動綠色低碳、車內寬敞整潔……每一個細節都在向好改善。
“城鄉發展,道路先行。近年來,榮昌聚焦發展所需和民之所盼,大力推進城市公交改革和城鄉公交改造,取得階段性成效。”區交通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9年起,我區通過聘請第三方和廣泛征求群眾意見,陸續將原13條城市公交線路優化為19條,在峰高、萬靈開展城鄉公交先行先試,開通榮昌至安富、盤龍到界市等城鄉和省際公交線路5條。
除了便民,綠色、智能也是我區城市公交改革和城鄉公交改造的“主色調”。
城市公交改革方面,全面實行公司化自營,共更新新能源車42臺,為城市綠色生態增彩添色;優化調整公交線路,以學校、醫院等為主要點,將公交線路優化調整為“三環、四射、五橫、七縱”19條,提高覆蓋率;提升改造公交站點,累計新建或翻新公交站點400余個,確保群眾候車安全;發行普通IC卡,實現與全國公共交通互聯互通,讓市民盡享優惠。
城鄉公交改造方面,淘汰燃油型公交車43輛,減少碳排放;在公司化自營模式下,購買一線品牌的城市公交車輛,提升車輛安全性和舒適性;通過取消站務費等方式降低票價,減少群眾出行成本;優化發班頻次,按照高峰、平峰、低峰時間合理發班,壓縮群眾候車時間。
智能探索方面,完成智能化公交建設,依托一個中心(智能公交信息中心)、三個平臺(行業監管平臺、企業管理平臺、公眾服務平臺)構成框架體系,實現信息采集、信息處理、數據應用、客流分析、行業監管、智能調度和手機APP七大應用。
其中,市民通過榮昌公交APP,可以及時有效掌握公交線路、站點等優化調整情況,實時查詢就近站點、線路導乘等,享受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務。
“從運行效果看,‘綠色低碳、安全舒適、方便快捷、節約成本’是乘客的整體感受。今年,我們將深入貫徹區第十五次黨代會和區‘兩會’精神,繼續堅持城市公交安全服務優化和城鄉公交改造,進一步擴大城鄉公交覆蓋面,讓改革紅利惠及更多群眾。”該負責人表示。
(融媒體中心記者 蔣坤紅 通訊員 楊雅蕓 林 利)
主辦:榮昌區融媒體中心 投稿郵箱:903338624@QQ.com
版權所有:榮昌區融媒體中心(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地址:重慶市榮昌區海棠大道80號 郵編:402460 技術支持:華龍網 經營許可證編號:渝B2-20030050
渝ICP備2020011814號-1 舉報電話:61471263 舉報郵箱:1647737032@qq.com
榮昌區網絡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61471261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0120210015
渝公網安備 50022602000312號
電話:85267948 郵箱:qrmtzx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