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忠厚傳家遠,家和萬事興。在古昌鎮玉帶村,有這樣一個家庭:在生活中,他們相互照顧、相互信任;在工作中,他們相互理解、相互支持,這就是黎國敏家庭。一路走來,黎國敏與丈夫何仁平用不離不棄的陪伴,書寫“相濡以沫”,成為人人稱羨的“最美”家庭。
感恩父母 傳遞真情
近日,黎國敏家院壩里,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擇菜,其樂融融。
談起家庭的幸福“秘訣”,夫妻倆表示:百善孝為先。
丈夫何仁平的父親前年去世后,母親整日愁眉不展,心情郁結,黎國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常常拉著婆婆坐在院壩里說話、嘮嗑,有時間就帶她和孩子們到大足、永川到處轉一轉,讓她轉換心情,慢慢解開心結。”黎國敏說,那段時間,在飲食方面她也特別注意,隔三岔五來點花樣,讓婆婆吃得高興、吃得順心,久而久之,婆婆臉上也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黎國敏說:“‘家有一老,勝過一寶’。老人們為子女操勞了一輩子,辛苦了一輩子,孝順他們是理所應當的。”
言傳身教 勝似千言
“叮叮叮……”說話間,黎國敏的女兒何道眉打來電話,在電話中,何道眉仔細詢問父母的工作情況,詳細了解奶奶、外公、外婆的身體狀況,言語之間盡是關切。
“孩子們都在城區讀書,平時一有空就會打電話回來問候老人的近況。”說到子女,黎國敏一臉欣慰和自豪
她說,父母就是子女的“鏡子”,要處處以身作則,才能感染孩子、教育孩子、影響孩子。
黎國敏夫婦常常利用休息時間帶孩子們去養老院做義工,從小培養他們有一顆服務他人的心;引導孩子在家里主動做家務、下地做農活,讓他們懂得一針一線來之不易;讓兒子學跆拳道、女兒體驗攀巖,鼓勵他們不斷突破和挑戰自己,培養堅強的意志力……
“因為有參與才有體驗,才會懂得如何關心他人、照顧他人、感恩他人。”黎國敏說,兒女們十分懂事,不少人都夸他們是“暖寶寶”。
熱心公益 樂于助人
守望相助,推己及人。黎國敏夫婦的愛心還體現在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有事找他們準沒錯。”在鄰居眼里,黎國敏一家都是“愛管閑事”的熱心腸。
2020年2月,新冠疫情期間,口罩等防疫物資十分緊缺,黎國敏不僅主動為單位職工家屬購買了2800余個口罩,還為古昌政府聯系購買到1400個口罩及4把額溫槍。
聽聞缺少執勤人員,黎國敏二話沒說就加入到疫情防控隊伍中。“家人不但沒有責備我,反而非常支持我,在鼓勵我的同時不斷叮囑我‘一定要保護好自己’!”
有了家人的支持,黎國敏的干勁更足了。她主動申請到古昌鎮觀音堂疫情監測站執勤,協助駐站工作人員勸返回鄉人員;她利用休息日,對進入古昌的非古昌戶籍車輛、人員進行勸返。作為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重慶市榮昌區分公司的一員,她還主動承擔起教材配送的責任,榮獲重慶“最美快遞小哥”稱號。
黎國敏總說,家是社會最小的“細胞”,贍養好老人,教育好子女,與鄰里互幫互助,文明就會像涓涓細流般滋潤心田、溫暖大家。
(融媒體中心記者 何文杰 通訊員 何 平)
主辦:榮昌區融媒體中心 投稿郵箱:903338624@QQ.com
版權所有:榮昌區融媒體中心(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地址:重慶市榮昌區海棠大道80號 郵編:402460 技術支持:華龍網 經營許可證編號:渝B2-20030050
渝ICP備2020011814號-1 舉報電話:61471263 舉報郵箱:1647737032@qq.com
榮昌區網絡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61471261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0120210015
渝公網安備 50022602000312號
電話:85267948 郵箱:qrmtzx123@163.com